平远堂 其一
柳外西风六幅蒲,野塘睡鸭对舂鉏。
如何唤得王摩诘,画作江南烟雨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旁吹过六幅扇子的西风,田野池塘中的鸭子沉睡,对着春锄。
要如何才能请来王维(王摩诘)这样的画家,画出江南烟雨的美景呢?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西面吹来的风,这里指秋风。
2. 六幅蒲:指风筝。
3. 野塘:乡村池塘。
4. 睡鸭:指在池塘边睡觉的鸭子。
5. 对舂鉏:意指水边的鸭子与农具“舂鉏”相映成趣。
6. 王摩诘:唐朝诗人王维的字,擅长绘画,尤其擅长山水画。
7. 江南烟雨图:描绘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画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庠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抒情诗。首句“柳外西风六幅蒲”,描述了在柳树之外,秋风轻拂,水面泛起涟漪,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次句“野塘睡鸭对舂鉏”,描写了田野中的池塘边,一只只鸭子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动,与岸边耕作的农民相映成趣。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
第三句“如何唤得王摩诘”,提及唐代著名山水画家王摩诘(即王维)。诗人以王摩诘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江南水乡景色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画作江南烟雨图”,表达了诗人希望将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付诸笔端,创作出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画卷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远堂 其一》是宋代诗人苏庠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36年。在这一年里,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时局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苏庠的人生经历也非常曲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早年曾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然而,随着国家局势的恶化,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被迫离开家乡,四处奔波,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导致金兵南下,最终灭亡了北宋。而南宋初期,虽然政权得到了重建,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的局势仍然十分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庠的诗作充满了忧伤和无奈,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