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寺
沙溪烟绝雨才通,无数深红间浅红。
山店落英春寂寂,青旗吹尽柳花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洗净了沙溪的烟雾,春天来临时,深浅不一的红花绽放在枝头。在这寂静的山野小店旁,花瓣飘落在地面上,青青的柳树在风中摇曳,扬起酒旗。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惠安寺: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的支硎山古刹。
2. 沙溪:即溪流中的沙滩。这里指代一条溪水或河流。
3. 烟绝雨才通:意思是雨停后,烟雾散尽,视野变得开阔。
4. 深红间浅红:描述桃花盛开的景象,“深红”和“浅红”分别代表不同深浅的粉色花瓣。
5. 山店:山间的小旅馆或小店。
6. 落英:凋谢的花瓣。
7. 春寂寂:形容春天寂静的氛围。
8. 青旗:青色的酒旗。此处借指卖酒的店铺。
9. 柳花风:春风中飞舞的柳絮。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前两句通过对“沙溪烟”、“春雨”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在诗人眼中,红花绿叶之间的层次感和色彩对比鲜明,表现出了春天的丰富和活力。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宁静的氛围。诗人以落英、青旗等物象描绘出寂静的山野小店和轻盈飘散的柳絮,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春天美好和谐的画面,传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惠安寺》是南宋诗人苏庠的一首描绘惠安寺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苏庠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北宋的一位官员,但在靖康之役后,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苏庠被迫南渡,成为了南宋的一位文人。在南渡过程中,他经历了家园破碎、亲人离散的痛苦,也对世事无常有了更深的感悟。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信仰的追求。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都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苏庠也不例外。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百姓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惠安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时代,而苏庠作为一位文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