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浮天阁 其二

标题包含
浮天阁 其二
玉蟾飞入水晶宫,万顷琉璃碎晚风。 诗就云归不知处,断山零落有无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月降落到了水晶宫中,好像把万里江面破碎成了片片琉璃,随风荡漾。诗人已经完成了一首描绘云朵归处的诗篇,在高山连绵、绿树丛生的景色中时隐时现。
去完善
释义
1. "玉蟾":指月亮,这里采用比喻手法,以“玉蟾”形容月色明亮如白昼。 2. "水晶宫":传说中龙王居住的海底宫殿,这里用来描绘海上的夜景,表示月光下的海面如同龙宫般梦幻。 3. "琉璃":一种类似玻璃的透明材料,这里用来形容海洋在月光下闪烁的光辉。 4. "云归":表示云朵飘散开,隐藏了月亮的踪影。 5. "断山":不连续的山脉,这里是作者对山脉的想象描述。 6. "零落":分散、不集中。 7. "有无中":指视线中时有时无的山脉轮廓。
去完善
赏析
《浮天阁 其二》这首诗以生动的想象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的浩渺宇宙和壮丽景观中所产生的深厚感慨。诗人运用了“玉蟾”、“水晶宫”、“万顷琉璃”等富有神秘色彩的意象,勾勒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浩瀚无垠的水晶宫殿之中,感受着晚风的吹拂。同时,诗中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孤独感,通过描绘“云归不知处”和“断山零落有无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漂泊不定的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在景象和情感的相互交融中,展现出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浮天阁 其二》是宋代诗人苏庠的一首描绘江山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15年至1161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靖康之役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 在这个特殊时期,苏庠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家乡从事教育和诗歌创作,过着隐逸的生活。苏庠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他的隐逸思想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在《浮天阁 其二》这首诗中,苏庠通过对江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