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标题包含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山川谁识龙蛇蛰, 天地自迎风雨来。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翃(?-788年),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韩翃年轻时以文才著称,与李端、卢纶等文人交游甚密,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在朝为官期间,韩翃直言敢谏...查看更多
小花老师&丁大瑞
去完善

译文
喜欢远离人群,登上高山,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 只是为了观赏那古老的寺庙和上面的经台,谁知道这山川之中隐藏着龙的鳞片与蛇的踪迹。 天地之间自有风雨飘然而至,秋天的柳树已经老去,枝条显得如此寒冷。 孤单的大雁在暮色中振翅飞翔,谁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呢? 又被那些凋谢的花朵和落日的余晖催促着。
小花老师&丁大瑞
去完善
释义
1. 爱远登高:指诗人喜欢远离尘嚣,登高望远。 2. 尘眼开:这里的“尘眼”指的是世俗的眼光,而“尘眼开”则是指诗人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视野变得开阔。 3. 萧寺:指寺庙,这里指的是香盖寺。 4. 经台:指僧侣诵经的高台。 5. 龙蛇蛰:蛰伏的龙蛇,形容隐藏不露的英雄豪杰。 6. 柳放寒条:指柳树在秋天的时候,枝条显得格外寒冷。 7. 雁摇孤翼:指大雁在天空中孤独地飞翔。 8. 暮空回:指傍晚时分,大雁在空中盘旋。 9. 残花落日:指秋天的残花和夕阳。
小花老师&丁大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诗人感慨的诗。首联“爱远登高尘眼开”,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时内心的开阔舒畅。颔联“为怜萧寺上经台,山川谁识龙蛇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颈联“柳放寒条秋已老”和尾联“又被残花落日催”,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萧条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小花老师&丁大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此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这一时期也是政治腐败、宫廷斗争激烈的历史阶段。 在韩翃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游历全国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在这首《留题宁川香盖寺壁》中,韩翃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宁川香盖寺的美景,表达了对寺庙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在唐代,佛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寺庙,结交僧侣,探讨佛学和文艺。这首《留题宁川香盖寺壁》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体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宗教信仰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崇尚。
小花老师&丁大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