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五首 其六

标题包含
颂古五首 其六
行路难,行路难,最难难是过台山。 唯有赵州公验正,昂头掉臂总闲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颂古五首·其六》: 【注释】: 1.行路难:语出古乐府《行路难》,原意指世人奔波于道路间,今借以形容求法修行之艰辛。 2.台山:即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宗佛教圣地。 3.赵州:指唐代禅宗大师从谂(音shěn),居赵州观音院,人称赵州和尚。此处以“赵州公”喻指真正的佛法传承者。 4.公验正:公平合理的验证方法或证明。此处指出的是判断佛教真理的正确标准。 5.昂头掉臂:昂首挺胸、豪放不羁的样子。用来比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6.闲闲:闲适恬静的状态。这里描述的是真正领悟到佛理后的超脱姿态。
去完善
赏析
《颂古五首·其六》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和感悟的诗。诗人以“行路难”开篇,揭示了人生中充满艰辛和挑战的现实。接下来的“最难难是过台山”进一步强调了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必须克服的困境。然后,诗人引用了赵州公的故事,以此赞美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清醒、勇敢和智慧的品质。“昂头掉臂总闲闲”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从容应对生活压力的人们的敬佩之情。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了人生的复杂和丰富,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五首 其六》是唐代诗僧释文准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55年至805年之间,即唐朝中晚期。在这个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非常盛行,禅宗思想逐渐成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文准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当时的唐朝历经安史之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社会矛盾,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释文准以其深湛的佛学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这首禅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同时,这个时期的禅宗思想已经开始影响到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许多诗人都以禅宗为灵感源泉,创作出大量富含哲理的诗篇。释文准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兔角”、“马蹄”等传统禅宗公案的引用,表达了超越世俗、追求解脱的智慧。这种境界使人们在纷扰世界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