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八夜宿东平精舍
昨夜双星会鹊桥,好风佳月度今宵。
天孙晓发银河落,帝昊秋成宝穑饶。
玉露尚添荷缊藉,金风不惜柳飘飘。
炉香直为攀髯苦,望断高空正泬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晚夜空两颗星相遇在鹊桥,温柔的风和美好的月色洒满今晚。
织女早晨离开时银河落下,天帝秋天完成了丰收的景象。
晶莹的露珠还在滋润荷花,金色的秋风并不吝啬对柳树的抚摸。
炉香一直向着攀爬的绳索发出哀鸣,望着天空的高处,只能感受到无尽的寂寞与空旷。
去完善
释义
1. 鹊桥:是中国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每年七月初七他们会在此相会。这里指的是七夕节。
2. 天孙:指织女星。
3. 帝昊:传说中古帝王名,或作“太昊”。这里的含义可能是指农业之神。
4. 宝穑:宝贵的谷物。
5. 玉露:原意是白色的露水,也可比喻纯洁的恋情。
6. 荷缊藉:缊藉是指麻布粗衣,荷是负荷的意思。
7. 金风:秋风。
8. 柳飘飘:形容柳树随风飘动的样子。
9. 炉香:烧香。
10. 攀髯苦:语出东汉李膺的《修名百物志》:“汉武帝好神仙之道,西王母乘翠凤之舆,前有九头鸟引路,后有八乘之神捧炉香而至,皆缘武帝攀援髯而拜,遂赐以丹经一卷。”此处用来形容作者求取功名的心情。
11. 望断:极目远望。
12. 泬寥:形容天空高远无云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节夜晚景色的古诗。诗中马廷鸾以丰富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昨夜双星会鹊桥”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情景,同时也借用了七夕节的传说背景,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的“好风佳月度今宵”则是诗人在此美景之下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月八夜宿东平精舍》是南宋末年诗人马廷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1年,即南宋理宗景定二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国势日渐衰弱,蒙古军队对南宋的攻伐日益加剧。马廷鸾曾任南宋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多次上疏建议皇帝加强国防,改革政治,但未能得到采纳。他失望之余,辞官回乡,在江西婺源修建了东平精舍,潜心研究经史。
马廷鸾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不寻常。一方面,他在朝廷任职时力图改革,但遭到权臣排斥;另一方面,他在退居乡里后,仍然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矛盾的心态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在《七月八夜宿东平精舍》一诗中,马廷鸾描绘了自己在乡村精舍中度过的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争的厌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