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风雨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冰冷的雨滴即将成为雪花,高风正催促着云朵飘过。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逝去,枯叶随风飘落满地。
这离去的日子仿佛是天地间的沉默,曾经的金石之歌已成过往。
我独自裹着破旧的貂皮大衣,心中却盼望四季都能平分它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2. 风雨:指立冬后的寒冷天气。
3. 刘敞:北宋时期文学家,字原父,号公是先生。
4. 冷雨欲成雪:冷雨即将变成雪。
5. 高风:指强劲的风。
6. 催过云:推动云朵飘过。
7. 流光:指时光流逝。
8. 衮衮:形容水流滚滚。
9. 吹萚:风吹落叶。
10. 天地闭:形容冬天的寒冷景象。
11. 金石焚:比喻艰苦的环境。
12. 敝貂:破旧的衣服,这里指诗人自己。
13. 宁:表疑问,相当于“难道”。
14. 独恨:独自怨恨。
15. 四序:四季,即春、夏、秋、冬。
16. 欲平分:想要平分时间,让每个季节都有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后风雨的景色,以及诗人面对自然变化的心境。首联“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形象地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风吹云散的景象。颔联“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意味着时光荏苒,落叶随风飘散,展现出冬日萧瑟的氛围。颈联“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万物进入休眠状态,而金石则被严寒所摧毁,体现了冬天的严酷。尾联“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表现了诗人对于季节更替的坦然接受,即使寒衣破旧也不感到遗憾,因为四季轮回本是无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全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变换时的豁达与淡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冬后风雨》是北宋文人刘敞所作的古代诗词,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立冬时节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洞察和独特感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048年,此时正值北宋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人骚客们的审美观念及情感表达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得以充分体现。面对气候变化、季节更替的沧桑巨变,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捕捉到其中的深刻内涵,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出立冬后风雨中的景观,展现了诗人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为一代文豪,刘敞在这首诗中所传达的意境以及其对自然变化的主观感受,成为这一时代文人精神的象征。同时,《立冬后风雨》也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