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喻凫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
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获得的并非大众皆知的话语,众人无法了解其中的奥妙。刚刚才吟咏出五个字的诗句,却又因为思考而增白了些许胡须。在月光下的楼阁里斜倚而睡的夜晚,或者在霜露中的书房中正襟危坐的时刻。深思熟虑之下内心愈发痛苦,恐怕又要增添许多白发。
去完善
释义
1. 所得非众语:这句是作者对喻凫的赞美,表示喻凫得到的诗的精髓并非普通的语言能够描述的,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他的诗。
2. 众人那得知:“那得”在古代汉语中为常见搭配,意为“哪里能得到”。这里表示喻凫的诗才高深,一般人难以理解。
3. 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比喻喻凫写诗时投入极大精力,经常思考到头发变白。五字句指五言诗句,代表古诗的基本单位;白几茎髭形容人年老时头发生白的现象。
4. 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描绘喻凫在月光下的楼阁上静静休息或者孤独沉思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理解。月阁,有月光照进的楼阁;欹,斜靠。霜轩,带霜的亭台。
5. 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强调喻凫创作时的认真与艰辛,每一次思考都让他的心境更为痛苦。同时暗示了这种努力可能会导致他过早地满头白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方干写给喻凫的。首先从诗题中可以看出,“赠”意味着诗人对喻凫的鼓励和赞美,而“喻凫”则作为被赞美的对象。诗歌整体呈现出一种谆谆教诲的语气,形象地描绘出喻凫在文学创作上的坚持与努力。
首联:“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诗人暗示喻凫的诗才并非泛泛之辈,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见解,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领悟的。这里的“众人”也可以理解为那些不理解喻凫的人。
颔联:“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这两句描述了喻凫为求一诗而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每次创作五言诗句都会耗费许多心血,甚至增添了不少白发。这里“五字句”代表的是五言古诗,“白几茎髭”则是诗人用夸张的方式表现其创作的艰辛。
颈联:“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这两句用月阁和霜轩的意象来象征喻凫的文人气质和才情,暗含对喻凫才华的赞扬。其中“欹眠夜”和“正坐时”展现了喻凫在月光下倚阁入睡和在霜气弥漫的轩窗前凝神静思的情景。
尾联:“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这是诗人对喻凫未来命运的一种担忧。因为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的喻凫,他的心境变得更加沉重和痛苦,诗人担心这样下去喻凫的满头黑发会变成白丝。这既是对喻凫的一种关切,也是对他才情的认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喻凫》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朝中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在创作这首诗时,方干正处于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他在长安任职,生活较为安定。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许多诗人纷纷涌现,形成了不同的诗歌流派。方干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赠喻凫》是方干写给他的朋友喻凫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方干表达了对喻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他通过描绘喻凫的高尚品质和对他的赞美,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