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事

标题包含
即事
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 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 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强大的对手制定应对策略,春天的到来让他们气势更壮。烽火硝烟震惊北方宫阙,战鼓声迎接东风的挑战。雪花在愁云之外飞舞,花朵飘落在含泪的眼中。皇帝享乐的地方,战争中的将士和兵器映照着寒冷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劲敌:强大的敌人,这里指代敌方势力。 2. 谋应大:谋略应对重大情况。 3. 春来势转雄:春天的形势变得更为雄壮。 4. 烽烟: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方式,点燃烽火以警示战争的发生。 5. 北阙:北方的宫殿,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宫。 6. 鼙鼓: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用于战鼓。 7. 东风:春风,这里指代春天。 8. 雪舞:雪片飘舞。 9. 愁云:形容低垂的乌云,给人以忧愁的感觉。 10. 花飞:花瓣飘落。 11. 泪眼:饱含泪水的眼睛。 12. 翠华: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上的一种装饰,这里代指皇帝出行。 13. 戈甲:古代的兵器,如戈和甲胄,这里代指士兵。
去完善
赏析
《即事》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对皇室行乐场景的讽刺。开篇两句“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形容敌人来势汹汹,局势紧张,表现出战争的无情和冷酷。接下来“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烽火冲天,战鼓震天,让人感受到战场上的生死较量。 诗的后半部分开始抒发感慨。“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描述的是战火纷飞中的凄美景象,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带着忧愁,花朵飘散如泪雨般,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引发的悲伤和哀痛的情感。而结尾“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则将笔触从战场转向皇帝游乐的场景,华丽的车马与寒冷的夜空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统治者的奢侈享乐与民间疾苦之间的巨大鸿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是南宋诗人吴可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这个时期,正值金人入侵,宋朝国力衰落,百姓疾苦,社会矛盾激化。 吴可在这一时期,曾任过地方官员,目睹了民众疾苦和战乱纷扰的现实,心中忧虑重重。他在这首《即事》中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却深藏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之中,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即事》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展现了诗人以文字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卓越才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