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索索风摇幕,亭亭月过墙。
晴雷推粉磨,夜雨压槽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帷幕,如同月光下独自站立的小亭。晴空霹雳响彻天空,就像是在推动那粉色石磨;而夜晚的雨声低落,宛如在压迫着那张古老的木床。
去完善
释义
《夜坐》:这是一首描述夜晚静谧景象的古诗。
1. 索索:形容风声。
2. 亭亭:形容月亮高悬的样子。
3. 晴雷推粉磨:晴天时的雷声如推动磨粉。
4. 夜雨压槽床:夜间的雨使枕头湿润。
去完善
赏析
《夜坐》是南宋诗人吴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孤独、忧虑的心情。
首联“索索风摇幕,亭亭月过墙”描绘了夜晚的景物。风吹动着帷幕,月亮高挂在天空,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宁静而美好。这里的“索索”和“亭亭”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风的轻拂和月的明亮。
颔联“晴雷推粉磨,夜雨压槽床”则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晴天时的雷声如同推动粉磨一般,而夜晚的雨则像压在槽床上一样,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孤独、忧虑的心情。这首诗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堪称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是南宋诗人吴可在宋孝宗淳熙年间所作的一首诗。在这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经历了战乱之后,社会相对安定,但民族矛盾仍然尖锐。
诗人吴可在当时是一个普通的文人,他关心国家命运,对朝廷的腐败和民族矛盾深感忧虑。他的诗歌多反映民间疾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夜坐》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坐沉思,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他用“笛声吹破五湖秋”这一句表达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反映出民众对于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