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娱书斋
李侯平生无他好,眼中黄卷常自娱。
明窗危坐对贤圣,鼓吹不可一日无。
欣然会意便忘食,心醉何止勤三余。
几年携家避盗寇,尚得戏彩乘潘舆。
摄官江外有何好,阔步日边真良图。
试求假直亦不恶,他年不减行秘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李先生生平没有其他爱好,唯独钟爱阅读古籍。
他常常坐在明亮的窗户前,认真品读古书,就好像在与古代圣贤交流。这种乐趣,对他来说就像音乐一样不可或缺。
每当他沉浸在书中,就会忘记吃饭。他的内心充满了欢喜,岂止于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己呢?
近年来,他们举家为了躲避战乱,远走他乡。尽管如此,他还能够继续读书学习,享受生活。
在异地任职又有什么不好呢?大步向前,阳光普照的日子总是美好的。
试想在异地求得一份差事也是不错的,未来仍有机会担任重要的职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氏娱书斋:题目中的“李氏”指代姓李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娱书斋”则是他们读书、娱乐的地方。
2. 李侯:尊称姓李的诸侯或者贵族,这里可能是对诗人的朋友的敬称。
3. 黄卷: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式,多用黄色纸张制成,因此得名。
4. 明窗危坐对贤圣:在明亮的窗户下正襟危坐,面对着圣贤的经典。
5. 鼓吹:原指古代宫廷音乐,此处可以理解为诗歌创作中的激情与灵感。
6. 欣然会意便忘食:形容在阅读时心情愉悦,忘记了时间。
7. 心醉何止勤三余:形容诗人沉浸在诗歌之中,勤奋努力,不仅限于业余时间。
8. 携家避盗寇:带着家人躲避战乱。
9. 戏彩乘潘舆:借用彩色的车舆出行游玩。
10. 摄官江外有何好:摄官是指代理职务,这里可能是说做地方官职有何好处。
11. 阔步日边真良图:大步走向皇帝身边是真正的美好愿景。
12. 试求假直亦不恶:尝试求取假期,享受清闲的生活。
13. 他年不减行秘书:以后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像行走在图书馆那样充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好友李侯(可能是一位学者或文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李侯平时除了阅读古籍并无其他爱好,他常常在明亮的窗户前,独自面对先贤的教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乐趣。在这种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甚至可以忘记吃饭。这种勤奋学习和专注的态度使他内心充实,让人尊敬。
虽然在这几年的乱世中,李侯带着家人躲避盗寇的侵扰,但依旧坚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一同度过欢乐的时光,如同古代神话中的凤凰鸟,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李侯来说,就是最美好的图画,是最好的礼物。
至于那种追求功名、在官场中谋求晋升的行为,作者认为并不值得称道。相反,他认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真实,而不是追逐名利。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保持这种心态,以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学者李侯独立精神和自我修养的诗篇,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不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氏娱书斋》这首诗,出自于南宋文学家、词人吴可之手。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9年至1219年之间,正是南宋晚期。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局势紧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而吴可身世坎坷,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历经磨难,后进入仕途,但又因为直言不讳,多次受到贬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可在经历人生起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这首《李氏娱书斋》便是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知识分子悠闲读书生活的场景,寄寓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