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南山寄傲轩
著心寻处元无物,开眼见时都是天。
楚市少年霸陵尉,纷纷蠛蠓过吾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内心深处寻找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抓住,当你睁开眼睛看到的时候,一切都在你的心中。像那些楚地的年轻人和霸陵的官员一样,生活中的琐事就像飞过的微小虫子,从我们身边经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山:位于今陕西西安南郊,是秦岭支脉的一座山,相传西汉末年的王莽曾在山上隐居。
2. 寄傲轩: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命名的一处建筑。
3. 元无物:表示虚无、没有的意思。
4. 开眼:睁开眼睛。
5. 楚市少年:此处可能指代王莽,他曾经担任楚国内史,后来成为西汉末年最著名的篡位者。
6. 霸陵尉:指汉代的京兆尹,负责长安一带的治安,是霸陵地方长官。
7. 纷纷:形容纷乱的样子。
8. 蠛蠓:一种小昆虫,此处用来比喻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逢辰的一首抒发人生哲理的诗。诗中作者以南山寄傲轩为寄托,表达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著心寻处元无物”,意味着静下心来寻找内心的真理和世界的本质,会发现一切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接着的“开眼见时都是天”,则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睁开眼看到的都是天空,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句话也寓意着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应保持开阔的眼界和乐观的心态。
然后诗人提及了“楚市少年霸陵尉”,用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和范睢的故事,暗示世上纷扰皆如过眼云烟,不必过于挂怀。“纷纷蠛蠓过吾前”,描述的是诗人置身于喧嚣尘世,却心如止水,不为世事所动的淡定心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尘世的超然心态,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南山寄傲轩》是南宋著名诗人方逢辰于1264年所创作的一首诗。此时正值元朝的崛起,中原地区的战乱频繁。而这首诗则是诗人隐居于浙江杭州西湖边的南山时,为寄托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傲骨精神,赠送给友人南山寄傲轩的一首赞美诗。
在南宋时期,方逢辰曾任翰林院编修、太学博士等职。但面对动荡的政局和民族的危机,他毅然辞官归隐。在这期间,方逢辰饱受战乱的苦难,也看到了民众生活的困苦。但他并未被现实击垮,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鼓舞士气。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元军南下攻城略地,生灵涂炭。诗人以《赠南山寄傲轩》一诗,表达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他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将百姓疾苦铭记于心,通过这首诗传颂千古,成为后人敬仰的诗坛豪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