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祷
不炷灵香不诵经,兆杯签榜总欺人。
穷通只合从天地,祸福何须问鬼神。
命到死时生莫幸,事当直处曲还伸。
从今若问开先事,桃李无言二月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点燃灵香也不诵读经文,掷杯抽签总是欺骗人们。
贫穷或发达都只能听从天地的安排,幸福或祸患又何必去求问鬼神。
命运走到尽头,生死难料;事物应该顺应自然,曲折之处可能还有转机。
从现在开始,如果你想了解事物的起始发展过程,就像桃李在二月的春天里无声无息地生长一样,慢慢地观察和体会吧。
去完善
释义
收到的内容是:《不祷》华岳,下面是相应的注释:
1. 炷:点燃。
2. 灵香:香烛;也指祈祷的香火。
3. 经:佛教经典。
4. 兆:征兆;预兆。
5. 杯签榜:占卜吉凶的器具或方法。
6. 欺人:欺骗;诓骗。
7. 穷通:困厄与显达。
8. 从:遵循;顺从。
9. 祸福报:指灾祸和幸福的结果。
10. 问:求教;请教。
11. 鬼神:神祇和鬼怪;神仙和鬼怪。
12. 命到死时生莫幸:意指生命到尽头时,其他的事都不要感到幸运。
13. 事当直处曲还伸:意指事物原本应该是正直的,但在曲折过程中仍然可以找到出路。
14. 开先事:开头的;最早的。
15. 桃李无言二月春:形容春天的景象,桃李盛开,万物无声。
去完善
赏析
《不祷》这首诗歌展现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前两句表达了诗人不依赖神灵,不祈求命运的思想,体现了其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中两句则提醒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中的顺逆、祸福利害皆由天地决定,而不应过度相信鬼神之力。末两句诗进一步指出:面对命运的波折,我们应该在正直处保持坚定,即使在艰难时刻也应满怀希望,因为美好的时光总会到来,就像春天的桃李不言而自荣。整首诗歌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寓意我们要立足自身努力,不依赖外部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不祷》是南宋诗人华岳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
诗人华岳本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曾一度在军中任职,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对外妥协政策,毅然辞官回乡。在这一段时间里,华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人生经历都对他后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南宋王朝在与金国的战争中屡屡失利,丧权辱国的事件时有发生。朝廷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使得国家内外交困。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许多有识之士为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并勇敢地站出来批评朝政,倡导改革。华岳便是其中之一,他以笔为刀,揭露时弊,抒发胸臆,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