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商府判
比年十月君初来,梅花破雪迎君开。
自从佐剑寿民脉,凋山瘵水皆春台。
去年七月君开府,燕燕鶑鶑为君舞。
五日尽蛰潭底龙,千里应无市中虎。
今年二月君将归,风牵回柳萦君衣。
君衣不作回柳转,直上云端朝紫微。
紫微有馆名西掖,珠玉罗钿瞰金碧。
郎星卿月谩徘徊,个中自是神仙宅。
紫微有山名大坡,乌飞豸立冠峨峨。
一声霹雳震天地,万里腥血流江河。
紫微有旨垂丹册,二者于斯请君择。
便须东取元化钧,谈笑从容正疆埸。
君家事业铭冠裳,鸾凤指日鸣朝阳。
伊洛诸公有政事,洙泗诸子无文章。
禀违展转情难处,溪上恩波湛今古。
东风吹恨入长亭,零落桃花泪如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多年十月初次莅临,梅花破冰迎接尊驾。
辅佐治国理政以来,山水皆如春台复苏。
去年七月主君开府,燕子黄鹂共舞祝颂。
五日内平息祸乱,市面再无虎狼之风。
今年二月即将离去,春风牵绊杨柳依依。
您的衣襟不随柳絮,直冲云霄面对紫微。
紫微有处名为西掖,珠玉满目金银交错。
星星熠熠月光朦胧,此处便是仙境。
紫微有座名为大坡,乌飞豸立高山巍峨。
一声惊雷响彻天地,江河万里血染波涛。
紫微发布诏令垂挂丹册,两项抉择请君定夺。
您需东取治国之道,谈笑之间平定边疆。
您家族业辉煌璀璨,鸾凤翱翔朝阳将升。
伊洛诸公政事斐然,洙泗诸子无华文章。
无奈形势辗转难料,溪水恩情悠久不息。
东风吹拂哀愁满亭,桃花零落如雨泪滴。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比年:连年,连续几年。
2. 佐剑:辅助主将的人。
3. 寿民:指长寿的百姓。
4. 凋山瘵水:形容贫困的地区。
5. 春台:春天游览观赏的地方。
6. 开府:设立府署。
7. 燕燕鸎鸎:比喻群臣百官在官场中供职奔走。
8. 五日尽蛰:五天之内全部潜伏。
9. 龙潭:传说中的龙潭虎穴,比喻险要的地方。
10. 风牵回柳:随风飘动的柳枝,表示思念之情。
11. 珠玉罗钿:珠宝玉器装饰的房屋,形容富丽堂皇的宫殿。
12. 金碧:形容富丽辉煌的建筑。
13. 郎星卿月:官员的象征。
14. 个中:其中。
15. 大坡:指紫微山的大坡。
16. 乌飞豸立:乌鸦飞舞,獬豸站立,形容官员们忙碌的景象。
17. 元化钧:指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
18. 谈笑从容:轻松自如地处理事情。
19. 伊洛诸公:指洛阳地区的官员。
20. 洙泗诸子:指孔子的弟子。
21. 溪上恩波:指皇帝对臣子的恩典。
22. 湛:深远的样子。
23. 东风吹恨:春风吹走了怨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商府判的清廉政绩和人格魅力。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对比和象征等艺术手法,展示了商府判为民谋福祉、除暴安良的形象。同时,诗人还暗示了商府判的家族事业成就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忠诚与担当。然而,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却流露出对商府判离别的惋惜与不舍,表达了对他离去后当地民生命运的担忧。整首诗歌情感真挚,充满激情,展现了作者对华岳这位官员的深深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商府判》是南宋著名文人华岳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金对峙”时期。
在华岳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对金国采取了妥协求和的政策,这使得华岳非常不满。他渴望抵抗外侮、收复失地,因此多次上疏皇帝,劝谏抗金。然而,他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反而招来了皇帝的厌恶。在华岳被贬谪期间,他结识了同样有志于抗金的商府判。在临别之际,华岳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首诗中,华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以及他与商府判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南宋朝廷懦弱无能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华岳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成为了中国古代送别诗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