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竹翁求跋
何物耐交情,林翁竹借名。
霜严不改操,风劲镇长清。
袖里森珠玉,胸中富甲兵。
江湖莫相笑,已播逸民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什么事物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
那就是竹林和松树。
尽管风霜凛冽,它们的节操始终如一;在狂风之中,它们依然傲然挺立。
它们的枝条如同珍宝,树干如士兵般坚定。
在这片江湖里,我们不需嘲笑彼此,因为我们已经流传下高人隐士的美誉。
去完善
释义
1. 何物:什么东西。
2. 耐交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3. 林翁:指诗人的一位朋友,是一位隐士。
4. 竹借名:以竹子为笔名或代称。
5. 霜严:严寒的霜冻。
6. 操:品行,操守。
7. 风劲:强劲的风。
8. 长清:持久保持清洁。
9. 森珠玉:形容竹子挺拔高耸的样子。
10. 胸中富甲兵:指诗人的才学横溢。
11. 江湖:此处指的是民间社会。
12. 莫相笑:不要互相取笑。
13. 已播:已经传播。
14. 逸民声:隐逸者的名声。
去完善
赏析
《林竹翁求跋》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位名叫“林竹翁”的隐士形象。诗人用竹子作为象征,表现了这位隐士坚韧不屈、清正廉洁的品质和壮志凌云的抱负。首联以问句起笔,暗示了竹子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耐久特性;颔联通过“霜严”和“风劲”来衬托竹子的刚毅品格;颈联则将林竹翁的形象进一步拟人化,赞美他满腹经纶、才学出众的风采;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关注与敬意。整首诗以比喻为线索,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隐士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林竹翁求跋》是南宋诗人朱南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晚期。
在这个时期,朱南杰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南宋宫廷的官员,但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心境变得沉重,对世事充满感慨。他选择隐居于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以此来逃避现实的纷扰。
在朱南杰隐居期间,他与当地的一位名叫林竹翁的文人交情甚好。两人常常一起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谈论诗歌文学。有一天,林竹翁向朱南杰求取一幅画作的题跋。朱南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林景色、表达人生哲理的《林竹翁求跋》。
此时正值南宋晚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蒙古军队南下侵扰,使得南宋朝廷陷入危机。许多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纷纷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南杰的这首诗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