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祝融寺兰若

标题包含
登祝融寺兰若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祝融山巅足有数千层,手持竹杖攀爬如龙腾。 抵达月宫外的霞光古寺,白云之上二三僧人同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祝融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境内,是一座古老的寺庙。2. 卢肇:唐朝诗人,擅长五言诗。3. 绝顶:山的最高峰。4. 万余层:形容山峦重叠,景象壮观。5. 策杖:拿着拐杖。6. 攀萝:指攀爬藤蔓。7. 月宫:指天宫或仙境。8. 霞外寺:这里指祝融寺。9. 白云:象征隐逸的意境。10. 三两僧:指山中修行的僧人。
去完善
赏析
卢肇的这首《登祝融寺兰若》描绘了祝融山顶祝融寺的美景。“祝融绝顶万余层”一句展现出祝融山的高峻,诗人以万层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祝融山的巍峨壮观。第二句“策杖攀萝步步登”则体现了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攀登精神。他手持拐杖,攀爬在缠绕着的藤蔓之间,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诗“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描述了诗人终于登顶,到达了祝融寺的景象。在这两句中,卢肇把祝融寺比作“月宫霞外寺”,显示出祝融寺的高耸入云和超凡脱俗。而结尾处的“白云相伴两三僧”则以静谧的画面展示了寺庙中的清幽氛围,白雾般的白云在寺院周围缭绕,显得格外宁静。整首诗展现了祝融山与祝融寺的雄伟气势以及诗人坚定的信仰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祝融寺兰若》是唐代诗人卢肇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左右,当时卢肇正值中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科举挫折之后,逐渐从官场隐退,开始寻求心灵慰藉。此时的大唐帝国已经走向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卢肇选择了远离尘嚣,寄情山水,以求心灵的安宁和精神的寄托。祝融寺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之上,风景秀丽,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卢肇在此地登高望远,感叹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