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金谷人归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谷园里的人们都已离去,只剩下绿色的杨柳在风中轻轻摆动,仿佛是在低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鸟儿们在树上啼叫着,似乎也在模仿着古人的相思之情。月光渐渐落下,海潮慢慢涌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而那曾经的才子刘郎,也已经老去。淮南的风景依旧美丽,但何时才能再次欣赏呢?原野上的春草已经生长出来,期待着再一次与故人相逢的日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谷: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北部,晋代石崇在此建有著名的金谷园。
2. 绿杨:指绿色的杨树。
3. 吹笙道:指演奏乐器的道路或场所。
4. 刘郎:东汉末年名士刘备的字。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5. 淮南:即淮南地区,这里指南宋时期的淮南西路,大致包括今天的安徽省中部和江苏省北部一带。
6. 陌上:指田间小路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画面:夕阳西下,绿柳依依,人们欢歌笑语,仿佛是回到了昔日的繁华之地金谷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月色逐渐暗淡,潮水不断上涨,就像人的年华一样渐渐老去。最后作者发出感叹,何时能再次回到那繁华的淮南,欣赏那无尽的春色。整首词充满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金谷人归》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中期,当时姜夔正处在他人生的颠沛流离时期。他一生清贫,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饱尝人间冷暖。
在南宋中期,中原已经沦陷,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百姓疾苦和离乱感伤之情深深触动着姜夔的心。姜夔的词作常以描绘风光、抒写乡情和感慨人生为主题,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点绛唇·金谷人归》一词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金谷人归”这个成语中,“金谷”指的是繁华的都市,而“人归”则暗示了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百姓苦难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