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芦沟

标题包含
芦沟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问陶(1780-1841),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人。他是清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和书画评论家。 1. 早年经历: 张问陶自幼聪颖过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科进士及第。后任翰林院检讨...查看更多
admirelover
去完善

译文
芦沟桥的南边弥漫着尘土,树木凋零,霜寒漠然。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诗人如同背负着诗情画意的毛驴,沿途欣赏着深秋关山的景色,细雨洒来。 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我一事无成;在人群中,我只是个被忽视的人。 那些往日的英雄已经无法唤起,我只能在这里以诗歌悼念古人的事迹。
admirelover
去完善
释义
《芦沟》:本诗描绘了作者在卢沟桥一带的所见所感。 1. 芦沟:指的是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永定河上,是北京的著名古迹之一。 2. 南望尽尘埃:从南面看去,满眼都是飞扬的尘土。 3. 木脱霜寒:指树木凋谢,气候寒冷。 4. 大漠开:此处形容辽阔的原野景象。 5. 天海诗情:指诗人旅途中的灵感,即以大自然为灵感来源创作诗歌。 6. 驴背得:骑驴出行时获得的感悟。 7. 关山秋色:此处意为旅途中所见的秋天景色。 8. 茫茫阅世:面对世事的无常与纷繁复杂。 9. 碌碌因人是废才:作者自谦,认为自己因为听从他人而变得平庸无能。 10. 往日英雄: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11. 放歌空吊古金台:缅怀古代的英雄事迹,同时感叹现实无法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admirelover
去完善
赏析
本诗《芦沟》描绘了诗人站在芦沟桥上向南望去,满眼尘土飞扬、一片荒凉景象,正值深秋时节,树木凋落,寒风凛冽,使辽阔的大漠更显萧瑟。而在这样的情境中,作者却找寻到了独特的诗意,得到了深刻的感悟: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要怀着一颗洒脱豁达之心去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人以“关山秋色”来象征人生的曲折变幻,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常和自身的无奈。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往昔英雄的呼唤,表达出对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古代金台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admirelover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芦沟》这首诗是由清朝诗人张问陶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稳定的时代。然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张问陶却表现出了一种忧虑和担忧。 张问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文人,这使得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他认为这种制度埋没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使得他们在官场上备受排挤。 此外,张问陶还关注着国家的政治形势。当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出现了一些危机,官僚腐败、人民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使得诗人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综上所述,《芦沟》这首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admirelover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