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
风尘常恨别离轻,又向桃林塞上行。古戍隔河微见影,乱山迎客不知名。帷车闭置如新妇,茅店酣呼杂老兵。明日入关须痛饮,卧看残月堕鸡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们常常遗憾于离别时的轻松,又要踏上前往桃林边关的路程。远远望去,古老的城堡在河流对岸若隐若现,群山环绕着仿佛在迎接不知名的来客。马车里的人们犹如刚刚出嫁的新娘,茅草屋里的士兵们欢呼着如同老酒鬼一般。明天就要入关了,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喝酒,欣赏着明月洒落,听那鸡鸣回荡在耳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灵宝:即河南省灵宝市,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地区。
2. 风尘:旅途中奔波劳顿的情景。
3. 轻:轻易地对待。
4. 桃林塞:古代军事要塞,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与河南省灵宝市之间。
5. 古戍:古代的城堡或边防要塞。
6. 微见影:隐约可见的影子。
7. 乱山:杂乱无章的山峦。
8. 茅店:乡村小酒店。
9. 酣呼:饮酒时的喧闹声。
10. 杂老兵:混杂着老兵的声音。
11. 入关:进入潼关,此处指通过重要关卡。
12. 痛饮:尽情畅饮。
13. 卧看:躺着观看。
14. 残月:将落的月亮。
15. 堕鸡声:随着鸡鸣声而落下。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风尘常恨别离轻,又向桃林塞上行”,以“别离轻”形容离别场景的匆匆与无奈,点明主题。颔联“古戍隔河微见影,乱山迎客不知名”描绘了路途上的所见所闻,山河静穆之中寓藏着神秘和威严。颈联“帷车闭置如新妇,茅店酣呼杂老兵”将视野从宏大转至微观,生动刻画了旅途中各种生活画面。尾联“明日入关须痛饮,卧看残月堕鸡声”则以豁达、悠然的语气表达了对未来旅程的美好期待。整首诗展现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自然风光的敏锐洞察力,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宝》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诗词,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此时正值清朝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面临着社会道德沦丧、科举制度弊端严重等问题。
张问陶作为一位具有深刻观察力和敏锐感悟力的文人,其人生经历坎坷。他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获得功名,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灵宝》这首诗词,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以“灵宝”为题,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句中蕴含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改革社会现状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