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四首 病
毒草灵苗大小符,门庭风景半医巫。
形神久隔生原幸,人鬼交争势转孤。
枕上心魂疑岸狱,眼中眠食羡妻孥。
瓣香好礼维摩诘,认取天花著体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毒草灵株标刻符,门庭风光掩医巫。
身心久违原生处,人和鬼影显孤立。
枕畔灵魂疑虑重,目中饮食羡眷属。
香料礼敬维摩诘,深知天花落满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毒草:有毒的植物,这里指不好的事情或恶劣的环境。
2.灵苗:有灵性的植物,这里指美好的事物或善良的人们。
3.大小符:古代道士治病时使用的符咒,这里指各种解决困境的方法。
4.门庭:家门口,这里指自己所处的环境。
5.风景:自然界的美景,这里指生活中的一切景象。
6.半医巫:指自己身处的环境中,既有治疗疾病的力量,也有导致疾病的因素。
7.生原幸:生命的根源,这里指生命本身。
8.人鬼交争:人和鬼相互争夺,这里指自己内心中的善恶斗争。
9.势转孤:势力逐渐减弱,这里指内心的力量在减少。
10.枕上心魂:睡觉时的心神,这里指自己内心的想法。
11.疑岸狱:怀疑自己的处境如同地狱一般痛苦。
12.眼中眠食:看到的睡眠和饮食,这里指别人的生活状况。
13.羡妻孥:羡慕别人的家庭和谐。
14.瓣香:一片花瓣的香气,这里指微小的敬意。
15.好礼维摩诘:对维摩诘表示敬意,这里指对善意的向往。
16.认取天花著体无:明白自己是无法得到天花的。天花,指佛教中的一种美好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观我四首·病》,作者是清代的张问陶。诗中描绘了病中的情景和心理状态。诗人用“毒草灵苗大小符”来比喻病痛,暗示着疾病对于生命的威胁和自身在疾病中的挣扎。而“门庭风景半医巫”则体现了病中之人对外界环境的无常感。
接着,“形神久隔生原幸”表达出病人在病中身体的困顿与心灵的孤独,而对于人生的眷恋,使得“人鬼交争势转孤”。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生活中,仿佛在对死亡进行挣扎。
而后,“枕上心魂疑岸狱”则意味着在病痛的折磨下,人的思绪变得繁杂混乱,宛如身处地狱之中;而“眼中眠食羡妻孥”则透露出病者在羡慕家人平静的生活。
最后,“瓣香好礼维摩诘,认取天花著体无”则是借用佛教经典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解脱困境、获得心灵安宁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病中景象,将病者复杂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生命体验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我四首·病》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乾隆中期(公元1750年左右)。当时清朝国势相对稳定,但官场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依然突出。
在人生际遇方面,张问陶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性格刚直,不善逢迎,因此在官场上并不得志。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被迫辞官回乡。这些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时代背景方面,乾隆时期虽然表面繁荣,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由于统治者的腐朽,官场黑暗,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兼并和战乱等原因,民间疾苦日益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这些问题使得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也激发了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问陶写下了《观我四首·病》一诗。诗中以“病”为主题,通过对个人病痛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