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 其一
十年梦绕湘江绿,今日扁舟湘水曲。青山影里一帆来,沙树微凋秋不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年以来,我仿佛沉浸在湘江的绿色梦境之中,今天,我乘着小舟来到了湘江之畔。看到青葱的山脉之间,有一只帆船缓缓驶来,而沙滩上的树木在秋天里依旧苍翠,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

去完善
释义
《湘阴 其一》张问陶:
注1:湘阴:地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北部。
注2:湘江绿:指湘江边的绿色风景。湘江是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长沙等地。
注3:扁舟:小船,这里指的是在湘江上行驶的船只。
注4:沙树:即沙滩上的树木。
注5:微凋:轻微的凋零,形容秋天树叶开始变黄、飘落的样子。
注6:秋不俗:秋天的景色不一般,意指秋天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湘阴 其一》描绘了作者张问陶在湘江之畔的梦醒时分,乘船漫游湘水的情景。诗句中透露出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热爱和对秋天萧瑟之感的欣赏。诗中的"青山影里一帆来,沙树微凋秋不俗"展现了诗人独特视角和美学观念,表明即使在大自然的萧瑟之中,也能发现独特的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湘阴 其一》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800年左右。此时正值清朝中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严重。
张问陶是四川遂宁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因其正直廉洁,屡次上疏直言时政弊端,触犯权贵,被贬谪至湖南湘阴。在湘阴期间,他深感民间疾苦,忧国忧民之情更加深切。
在这一背景下,张问陶以《湘阴 其一》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描述了湘阴的美丽风光,但又指出这里并非乐土,百姓生活困苦。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忧虑,希望朝廷能够体恤民情,重整朝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