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太白山

标题包含
望太白山
形势抗西岳,尊严朝百灵。 雪留秦汉白,山界雍梁青。 鸟道欺三峡,神功怀五丁。 蛾眉可横绝,归梦记曾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问陶(1780-1841),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人。他是清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和书画评论家。 1. 早年经历: 张问陶自幼聪颖过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科进士及第。后任翰林院检讨...查看更多
zlyjwl
去完善

译文
对照西方的巍峨高山,挺拔的身姿成为众神的尊敬与向往之地。 大雪覆盖着这片地方,留下了秦汉时代的痕迹,而山脉则划分了东西两个地区。 这里的险峻鸟道似乎比著名的三峡还更难攀越,但辛勤的劳作和精神力量却让我们不禁想起古代的五个工匠。 风景如此迷人,以至于人们都希望能够在这里居住,享受这里的美好时光。
zlyjwl
去完善
释义
1. 太白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山脉最高峰,海拔3767米,是中国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 2. 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五岳之一。 3. 秦汉:指秦朝和汉朝,秦朝为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朝为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4. 雍梁:泛指关中地区。关中即今陕西省中部地区,因位于四关之内而得名。这里分别用“雍”和“梁”代表关中地区的两个方向。 5. 三峡:长江上游著名风景名胜区,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这里用来形容太白山的险峻。 6. 五丁: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大力士。这里用来赞美神功的伟大。 7. 蛾眉:古代诗人常将美女的眉毛比作山川,这里指太白山。 8. 横绝:形容地形险要。
zlyjwl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白山的雄伟壮观,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现了太白山的地位与景色之美。诗人以“形势抗西岳”开篇,凸显太白山与华山齐名的地位,而“尊严朝百灵”则强调了太白山的神圣庄严,令人敬仰。 接下来,诗中以“雪留秦汉白,山界雍梁青”描绘了太白山四季如画的景象:山顶积雪永不消融,犹如秦汉时代的遗韵;山脚下的绿意盎然,显示出春天的活力。这一联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太白山的历史底蕴和勃勃生机。 而后,诗人以“鸟道欺三峡,神功怀五丁”表达了对太白山险峻山路的敬畏之情。太白山自古以来便是鸟道难攀的地方,其地势之险,可与长江三峡相媲美。在这里,诗人用“欺”字形象地表达了太白山的险峻程度,同时也透露出征服太白山的决心与勇气。 最后,诗人以“蛾眉可横绝,归梦记曾经”结束全诗。蛾眉即娥眉月,象征着太白山的美丽与神秘。在这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太白山的向往和思念之情,也希望有一天能登上这座壮丽的山峰。
zlyjwl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太白山》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一首描绘秦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这个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张问陶作为一位有才气的诗人,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进士,历任吏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然而,他为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因不愿与权臣勾结而遭到排挤,导致人生际遇坎坷。在这个过程中,他游历名山大川,感受自然之美,以诗抒发情怀,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乾隆、嘉庆时期的中国社会,民间风俗、信仰、艺术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文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张问陶汲取灵感,写下了这首描绘秦岭风光的《望太白山》,展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寄托豪情壮志的高尚情操。
zlyjwl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