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翁懒窝 其七
月华浴沆瀣,天容注琉璃。
皎如大圆镜,照彻清境晖。
繁星歛芒曜,群动生霏微。
尘世宁有此,玉虚楼观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如同沐浴在露水之中,天空犹如镶嵌着琉璃一般。
它明亮得像一个大圆镜,照亮了整个世界的美好。
星星收敛了光芒,万物在这光辉中显得那么微妙。
人世间怎能拥有如此美景,就像那玉砌的楼宇,倒映在这夜空之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林宪:南宋诗人,本诗作者。
2. 李才翁懒窝:南宋著名文人李才翁的别墅,位于江苏无锡。
3. 沆瀣: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
4. 天容:天空的容貌,这里指天空的景色。
5. 琉璃:一种名贵的宝石,这里用来形容天空的颜色。
6. 大圆镜:佛教中的大圆镜智,比喻无边的智慧。
7. 照彻:照亮。
8. 清境晖:清静的境界。
9. 繁星:天上的星星。
10. 敛芒曜:收敛光芒,不耀眼。
11. 群动:各种活动。
12. 生霏微:产生轻微的雾气。
13. 尘世:人间世界。
14. 宁有此:难道有这样的地方。
15. 玉虚:道家所说的天宫。
16. 楼观:道教的楼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李才翁懒窝 其七》描绘了诗人在月光如水、星空闪烁的美景中感受到的超凡脱俗之境。诗人以月亮、天空和星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同时,通过对比尘世与仙境,突出了诗人对人间美景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才翁懒窝 其七》是宋代诗人林宪的一首描绘文人生活的小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颇具戏剧性。他原本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士人,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取得好成绩。这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建造了一个名为“懒窝”的园林,以此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
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懒窝”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他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逐名利,而在于享受当下,感受生活的美好。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