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参云亭

标题包含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参云亭
孤云不可攀,浩气相与遥。 著亭翠微顶,飞檐侵穴寥。 紫麟迂远驾,黄鹄回扶摇。 云收天籁息,亭影摩重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飘荡的云朵难以触摸,浩渺之气令人向往遥远之地。翠绿色的小亭立于山顶,飞檐翘角在洞穴间显得格外安静。矫健的紫麟马载着远方的客人缓缓而来,而翱翔的黄鹄在空中翻飞盘旋。当云雾散尽,宁静的天籁之声悄然消散,亭子的身影在层层白云中若隐若现,似乎触摸到了遥远的天际。
去完善
释义
1. 台州:中国浙江省台州市。 2. 郡治: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所在地。 3. 十二诗:指一系列描绘台州郡治景色的诗篇。 4. 太守:中国古代的一个官职,负责一个地区的政务。这里指的是台州的太守尤延之。 5. 命赋:命令别人创作诗歌。 6. 参云亭:位于台州郡治的一处亭子。 7. 孤云:单独的云彩。 8. 浩气:豪迈之气。 9. 相与遥:相互遥望。 10. 翠微顶:山腰处的平缓地带。 11. 飞檐:翘起的屋檐。 12. 侵穴寥:逐渐渗透进洞穴,表示亭子靠近山体。 13. 紫麟:紫色的麒麟,象征祥瑞。 14. 迂远驾:遥远的驾驭。 15. 黄鹄:黄色的天鹅,比喻志在千里的人。 16. 回扶摇:旋转飞翔。 17.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 18. 亭影:亭子的倒影。 19. 摩重霄:触摸到高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林宪在太守尤延之的要求下创作的,以参云亭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哲思。首联“孤云不可攀,浩气相与遥”描绘了白云的飘逸和浩瀚之气,寓意着人生理想和抱负的高尚。颔联“著亭翠微顶,飞檐侵穴寥”描绘了参云亭在山顶的景象,展示了其壮观的气势。颈联“紫麟迂远驾,黄鹄回扶摇”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即使曲折艰难也要达到目标。尾联“云收天籁息,亭影摩重霄”则以云彩消失、天音响静,以及亭影直冲云霄的场景,表达出诗人面对困境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参云亭展现了诗人的宏伟胸怀和高远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参云亭》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林宪之手,创作于公元1195年前后。在这一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上,南宋朝廷内外交困,金人不断侵扰,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经济上,由于战乱频繁,农业受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苦;文化上,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诗人们仍然坚守文化传承,抒发家国情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林宪以一位文人的身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写下了这首《参云亭》。他通过对参云亭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切之情。 在林宪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关心民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誉。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努力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也使他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综上所述,《参云亭》这首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作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