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章季思惠镜屏

标题包含
谢章季思惠镜屏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里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于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从东南西面来,赠给我一副古镜屏风。 它明亮到完全没有瑕疵,内外都清晰地展现出来。 听说这是过去的太守制作的,我想给这个镜子写一段铭文。 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完全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不敢把这个东西拿到院子里展示。 我听说人生的初期,五种品德都已经包含其中。 但由于器皿本身的限制,外部的欲望也不断干扰,使得我们难以看到近在眼前的事物,更不用说远处的声音了。 因此,君子要怀抱明德,止于至善,让内心如同明亮的灯火,既可以照亮周围的一切,又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这就像白天和夜晚一样分明,又像渭水与泾水那样清晰可辨。 只要内心坚定,眼中所见都是明亮的。 天正在渐渐变亮,星辰依然璀璨。 五官受到控制和支配,万种变化也都随着命令而来。 把这面镜子保存下来,流传百世,就足以成为一个典范。 我心里并没有忘记这一点,每一次对它的凝视都让我感受到一种芬芳的香气。 在过去,圣人敬畏并遵循这个道理,他们用心去感受,用文字去记录,把道理刻在木板上。 最近有人临摹了这个镜子,每一个字都像画一样生动。 夫君您把这个送给我,就像是把我从沉睡中唤醒,让我重新审视生活。 我会把它放在一个充满敬意和正义的地方,让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
去完善
释义
1. 遗我:赠送给我 2. 圆通:圆满透彻 3. 无遁形:无法掩饰其真实面貌 4. 旧太守:曾任太守的士人 5. 思之我为铭:想念故人,我为其撰写铭文 6. 吾惛:指自己的智慧不足 7. 陈诸庭:放置于庭院中 8. 五常:儒家伦理的五条基本原则:仁、义、礼、智、信 9. 器质:才具素质 10. 眉睫近莫睹:形容人的眼光短浅 11. 稍远何能听:表达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的人无法听到更远的声音 12. 抱明德:秉持光明的德性 13. 止善:止于至善,追求完美 14. 湛中扃:深深藏起自己的心扉 15. 静如昼有夜:平静如白日黑夜般分明 16. 动若渭流泾:行动如同黄河泾河那样有条不紊 17. 令方寸地:心灵世界 18. 目睫何晶荧:形容内心明亮通透 19. 上天方于昭:苍天正展示着光明 20. 皎彼垂日星:阳光星光如此璀璨 21. 五官属宰制:人之五官受到心智的主宰 22. 万化随指令:万物变化遵循内心指引 23. 留之千百载:流传后世 24. 犹足存典刑:足以作为典范 25. 一念存芳馨:保持内心的纯洁美好 26. 在昔圣敬主:过去的圣贤尊敬君主 27. 丹书刻方棂:红色字体书写并雕刻在木板上 28. 近者摩镜帖:身边的人对这面镜子趋之若鹜 29. 字字炳丹青:每个字都熠熠生辉 30. 夫君往教意:夫君以往的教诲之意 31. 大寤如得醒:如梦初醒一般豁然开朗 32. 置之敬义堂:把这面镜子放在敬义堂 33. 与世犹说铃:向世人宣示道德的警钟
去完善
赏析
《谢章季思惠镜屏》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收到友人赠送的古镜屏的诗篇。诗人通过描述古镜屏的纯净和明亮,表达了对其友人品性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无法达到如此境界的遗憾,以及对儒家道德观念的推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将这面古镜屏视为珍宝的期许,希望它能传承百世,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章季思惠镜屏》是宋代诗人王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诗歌的题目来看,“谢章季思惠镜屏”中的“谢”字表明这是一首答谢之诗。“章季思”是作者的友人,他赠予了作者一面镜子和一个屏风。而“惠”字则表示这是一种友善的行为。因此,这首诗是对友情的赞美和答谢。 其次,关于作者王遂,他是宋朝的一位文人,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友情、亲情以及自然景色的感悟。王遂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文人都对现实生活充满了不满和愤懑。然而,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价值。王遂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