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臞山顺处斋

标题包含
次韵臞山顺处斋
丧乱逾三载,孤高配九秋。 日方行北陆,江不改东流。 诗入中年老,官逢世变休。 仲将头雪白,摇落更多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三年的动乱和破坏,孤独感和无助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明显。 太阳每天从北方升起,照耀着大地,长江依然滚滚向东流淌。 诗歌创作到了中年时期,诗人的心态已渐渐老去,然而世事难料,诗人却在动荡的时代中辞去了官职。 满头雪白的头发预示着年纪已高,在这个衰败凋零的季节里,诗人感受到更多的忧愁和哀伤。
去完善
释义
1. 丧乱:指战争或社会动乱导致的死亡与混乱。这里指元朝对南宋的战争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 2. 逾:超过。 3. 三载:三年。 4. 高配:仰望天空,表达对天的敬意。 5. 九秋:秋天的第九个月,即深秋时节。此处代指秋天。 6. 日方:太阳正要……的时候。 7. 北陆:指北半球的陆地。此处指我国北方地区。 8. 江:长江。 9. 改:改变。 10. 东流:向东流淌。 11. 诗入中年:诗歌创作步入中年时期。 12. 老:熟练。 13. 官逢世变:指作者遭遇社会变革。 14. 休:停止。 15. 仲将:这里指艾可翁自己。 16. 头雪白:形容头发花白。 17. 摇落:落叶,凋零。 18. 更多愁:更加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臞山顺处斋》表达了作者艾可翁在面对战乱、孤独和生老病死等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通过对日、江、中年老、世变等方面的描绘,揭示出自然与人生的规律。同时,以仲将头雪白这一形象比喻,更增添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深沉而哀婉,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臞山顺处斋》是南宋诗人艾可翁创作的诗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 艾可翁,字子征,号臞山,徽州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学识渊博,历任地方官吏,后因与权臣韩侂胄政见不合而遭贬谪。在谪居期间,艾可翁专心研究经史,以诗歌抒发胸臆,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艾可翁对时局深感忧虑,他希望政府能够励精图治,振兴国家。然而,他的愿望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遭到排斥。在这样的背景下,艾可翁创作了《次韵臞山顺处斋》这首诗词,表达了他对时事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