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湖
杭州西湖天下无,重楼复阁成画图。
中宵与客买舟去,千金间亦呼名姝。
自言此游有真乐,月明星稀飞林乌。
珍殽旨酒杂樽俎,水精之鳞盘横铺。
光阴鼎鼎暗中去,事业泯泯纸上拘。
苏仙在郡情甚适,君复居山身颇臞。
英风既往不可作,踪迹胜槩生荒芜。
空留浓粧淡抹句,思士久泥反长吁。
金罍有溪名西湖,我来适当夏之初。
万荷叠叠风卷翠,群山隠隠云依梳。
岸头有亭翼然立,明秀拱挹美且都。
名园花卉忆灵运,古洞深远栖仙姑。
月当下弦迟开镜,高烧银烛行冰壶。
君不见水利及人居第一,为壑勿学白圭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杭州西湖美景无与伦比,楼宇错落如画卷。
夜半与客人乘船游玩,一掷千金召来美女为伴。
大家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月明星稀时鸟雀欢腾。
珍肴美酒摆满桌案,鲜美鱼肉大盘子盛着。
时光悄然流逝,我们却还沉浸在事业小成的喜悦之中。
苏东坡担任太守期间过得很愉快,张翰隐居于山林中生活简朴。
往事已成追忆,胜地遗迹渐已荒废。
只剩下那千古传颂的诗句,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我在夏天初到金罍溪,恰好西湖荷花盛开、群山环绕。
岸边亭子耸立,秀美而繁华。
遥想昔日那些诗人在名园里吟咏,还有古老幽深的洞穴住着仙女。
月亮刚刚升起,宛如一幅画卷慢慢展开;点燃明亮的蜡烛,照亮整个湖面。
别忘了水利工程和人居环境应当放在心头第一位,学习白圭那样造福百姓的方法。
去完善
释义
1.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的西湖区。
2. 中宵:夜半,深夜。
3. 名姝:美貌的女子;尤指有名的才女。
4. 月明星稀:明亮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形容夜晚美好的景象。
5. 珍肴:美味佳肴。
6. 旨酒:美酒。
7. 樽俎:古代宴会时放酒杯和菜肴的器具,借指宴会。
8. 水精:水晶。
9. 光阴鼎鼎: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泯泯:昏暗不明的样子。
11. 苏仙: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自称东坡居士,故称“苏仙”。
12. 君复: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他一生不仕,独居杭州孤山。
13. 英风:英俊的风度。
14. 思士:思妇。
15. 金罍:古代的一种酒器。
16. 芰荷:荷花别称。
17. 万荷叠叠:形容荷叶层层叠叠的景象。
18. 翼然:如鸟翼般形状或姿态。
19. 灵运: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20. 为壑勿学白圭术:治理河道要顺应自然,不要学白圭那样筑堤束水的方法。
去完善
赏析
《西溪湖》张侃这首词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和游览的乐趣,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上阕主要描述了西湖的美景、夜游的乐趣和美食的享受。开篇便赞美杭州西湖的美,重楼复阁如画,中宵与客共游,千金之间亦有美女相伴。月光星辉之下,飞林乌翱翔,珍肴美酒,觥筹交错,水精之鳞盘横铺,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下阕则表达了光阴流逝、事业无成的感觉。苏轼和梅尧臣分别担任郡守时,曾经非常快乐,但如今他们的英风已经不在,只剩下荒芜的踪迹胜概。唯有苏东坡的名句“浓粧淡抹总相宜”还留在人们心中,使得思士们长久地叹息。作者在金罍有溪的地方,正当夏初之际,欣赏着万荷叠翠,群山隐云的美景,感受到明秀的美。此时他回忆起谢灵运的名园花卉,想到古洞深处的仙人遗迹。月亮逐渐上升,宛如迟开的镜子,燃起银烛,行走于冰壶之中。作者强调水利和人居的重要性,不希望人们学习白圭的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溪湖》是南宋诗人张侃的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的某一年,具体年份尚无确切记载。此时,张侃正担任着福建提举茶马司一职,负责监督和管理福建地区的茶马贸易,而他也常常借此机会游览名山大川、观赏自然风光。
在嘉定年间,南宋与金朝的局势相对稳定,然而内部矛盾依然突出,政治斗争仍然激烈。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寄情山水,用笔墨记录下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诗歌里,他赞美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同时,在这个时期,江西诗派的影响仍然深远,许多文人墨客以效仿黄庭坚和陈师道等前辈大师为目标,力求突破传统,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张侃也在其诗歌中展现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他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勾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表达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