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嫩阴绿树。
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
征衫贮。
旧寒一缕。
泪湿风帘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明节时,我们沿着西园路种植鲜花。
绿荫下的树木嫩绿。
这是春天留下的美好时光。
燕子再次归来,可是过去的往事已经飘然而去。
衣物上还留着过去的寒冷。
泪水打湿了风中的帘子,絮语不断。

去完善
释义
1. 时霎:短暂的时间。
2. 清明:指春天的天气,明亮温暖。
3. 西园路:位于江苏苏州的一条道路。
4. 嫩阴绿树:指春天的树木绿意盎然,枝叶嫩绿。
5. 正是春留处:春天正好留在这个地方。
6. 燕子重来:燕子春天回来。
7. 往事东流去:过去的往事像流水一样流逝。
8. 征衫贮:行装里藏着回忆。
9. 旧寒一缕:指心中的忧伤。

去完善
赏析
《点绛唇》是吴文英的一首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春天的留恋。词中通过对清明景色的描绘,以及燕子重来、往事东流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忧伤。
首句“时霎清明”,点明了时间,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景色宜人。而“载花不过西园路”则描绘了作者在西园路上赏花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思绪在这美好的春光中飘荡。
接下来“嫩阴绿树”一句,通过对嫩树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正是春留处”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希望春天能在身边多停留一些时光。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燕子重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往事东流去,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最后“征衫贮。旧寒一缕”,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温暖中,想起了过去的寒冷,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而“泪湿风帘絮”则描绘了作者在春风中流泪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点绛唇》是一首以清明为背景,表达对过去回忆和春天留恋的词。词中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忧伤,使得这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时值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危急之际。
在创作此词时,吴文英正身处临安(今杭州),担任京官。他亲眼目睹了朝廷的腐败无能和国家的内忧外患,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然而,作为一个文人,他无法直接参与政治斗争,只能通过诗词抒发自己的感慨。
在吴文英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导致国家日渐衰弱。与此同时,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企图吞并南宋。在这种背景下,吴文英的词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朝廷昏庸无能的讽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