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呈诸僚友
拂雾酴酥酒满巡,越山如鬣水如鳞。
日边虽望龙庭远,海上初传凤历新。
好景融融来破雪,和风细细欲黏人。
莫言老守无心计,排比宾僚醉过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消解云雾后的美酒分杯轮换,山脉仿佛马鬃,水流如同鱼鳞。
虽然距离皇家的宫殿遥远,新年的伊始已经传来。
美好的景色破冰而出,和风吹拂着让人陶醉。
不要说年老的主管没有心机,他招待宾客尽情饮酒度过春天。
去完善
释义
1. 拂雾:指驱散雾气,也有拨开云雾的意思。
2. 酴酥酒:一种古代的祭酒,亦作“屠苏酒”,源自古代中国的一种药酒,被认为可以辟邪祛病。
3. 越山:浙江一带的山川,泛指江浙地区。
4. 鬣:这里形容山脉连绵起伏的形状。
5. 水如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鱼鳞般闪闪发光。
6. 日边:太阳旁边,这里可以理解为离京城不远的地方。
7. 龙庭:皇帝所在之地,这里比喻朝廷。
8. 海上:海上的某个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浙江省会杭州。
9. 凤历:即凤凰历,古代帝王的年号。
10. 好景融融:形容美好的景色让人感到舒适温暖。
11. 破雪:指冬天雪花融化之时。
12. 和风:轻柔的风,也常用来形容温和的态度或者适宜的环境。
13. 黏人:给人带来亲切的感觉。
14. 老守:年纪较大的地方官,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15. 心计:思考、盘算。
16. 排比:这里指安排、摆布。
17. 宾僚:宾客与官僚,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同僚和朋友。
18. 醉过春:度过愉快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元旦佳节的景致和氛围。诗人借“拂雾酴酥酒满巡”展示了筵席的热闹场景,同时通过“越山如鬣水如鳞”展现了浙东地区的秀丽风光。虽然离京城遥远,但在新年的时刻,大家依然感受到了皇家的新气象,正如诗中的“日边虽望龙庭远,海上初传凤历新”所表达的那样。
接下来的诗句中,“好景融融来破雪,和风细细欲黏人”形象地描述了春日阳光的温暖和煦,也反映了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莫言老守无心计,排比宾僚醉过春”则表达了作者在欢度佳节时,与朋友们尽情畅饮、忘却烦恼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古代元旦佳节的风貌和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正旦呈诸僚友》是宋代诗人张伯玉在新年伊始之际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徽宗年间(公元1100-1126年)。在这段时间里,张伯玉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来因故被贬谪,这使得他对官场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不安。一方面,皇帝宋徽宗沉湎于声色犬马,宦官、权臣把持朝政,导致政治腐败;另一方面,北方的金国逐渐崛起,对北宋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国家的现状,寻求改革之道。
张伯玉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新一年的期许和对朋友的祝福。他希望能与朋友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也提醒自己在面对挫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这首《正旦呈诸僚友》展现了张伯玉在复杂时代背景下的坚韧品格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