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商人妇

标题包含
商人妇
百尺樯竿过酒楼,竹标雉尾信风头。 高鬟粉项商人妇,不识人间离别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走过百尺高的酒楼的船帆,迎风而立的竹子仿佛是野鸡的尾巴。商人的妻子在梳妆打扮,她们并不知道离别的痛苦。
去完善
释义
【百尺樯竿】指船的桅杆非常高大。 【过酒楼】通过酒楼,路过繁华地区。 【竹标雉尾】旗帜上的装饰物,如雉鸟尾巴一样随风飘动。 【信风头】顺风,顺着风向。 【高鬟粉项】头发盘起,脖子涂上白粉,形容妇女的打扮。 【商人妇】商人妻子的身份。 【不识人间离别愁】不了解世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商人妇》是宋代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描绘市井生活的古诗。诗中通过描述一位商人妇的形象,展现了当时商人的生活和心态。 首句“百尺樯竿过酒楼”,形象地描绘了商船在江河中的景象,展示了商业的繁荣和都市的繁华。次句“竹标雉尾信风头”,则通过对商人旗号的描绘,强调了商人们的诚信经营和行业竞争。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转向了那位商人妇——“高鬟粉项商人妇”。这位商人妇妆饰华丽,显然出身于富裕家庭。然而,虽然她身处繁华都市,却因生活优越而缺乏生活体验,无法理解人间的离愁别绪。“不识人间离别愁”,既表现了诗人对她的讽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商人的普遍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商人妇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都市商业社会的风貌,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商人妇》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商人妇的孤独和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和对女性的歧视。 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经济繁荣的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很多人为了生计而选择从商。然而,商人在社会上地位低下,他们的妻子——商人妇也受到了歧视。 徐照在这一时期,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学识渊博。他的诗歌多以描绘民间疾苦为主,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在《商人妇》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商人妇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总的来说,《商人妇》这首古诗是徐照在南宋时期,通过对商人妇的生活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和对女性的歧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