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巫山不可见,翠岫几重重。
云外藏三岛,江头认九峰。
淡烟迷暝色,疏雨浥秋容。
目断凝贞路,松风传暮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巫山隐而不见,周围环绕着层层叠叠的绿色山峰。
云雾之中隐藏着三个小岛,江边的九座山峰依稀可辨。
淡淡的烟雾弥漫着昏暗的天色,稀疏的小雨洗净了秋天的景色。
凝望着那遥远的路途,只听见松树间的风声伴随着傍晚的钟声。
去完善
释义
巫山: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与下游干流长江间的山地。因长江三峡中的巫峡而得名。有“十怪”之说,即“神农架有十大神奇之处”。
翠岫:指青翠的山峦。岫,山峰。
云外:云端之外。
三岛: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相传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
江头:江边。
九峰:重庆市南川区境内的九座山峰。
淡烟:轻淡的烟雾。
疏雨:稀疏的小雨。
浥:湿润。
秋容:秋天的景色。
目断:用尽目力远望。
凝贞路:道路名称,具体地点不详。
松风:松树被风吹动的声音。
暮钟:傍晚时分敲击的钟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仰望巫山时的所见所思。首联“巫山不可见,翠岫几重重”,表明了诗人无法看到巫山的全貌,只能从层层翠绿的群山之中去想象。颔联“云外藏三岛,江头认九峰”,则进一步拓展了诗人的视野,通过云雾缭绕的仙岛和江边的九峰,展现出巫山的壮观景象。
颈联“淡烟迷暝色,疏雨浥秋容”,描绘了秋天的气氛,淡淡的烟雾使天色变得昏暗,稀疏的秋雨洗净了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寂寥的氛围。尾联“目断凝贞路,松风传暮钟”,则是诗人在领略了巫山的壮丽景色之后,感到视线所及已经到达尽头,只听见松林间的风声与远处的暮钟共鸣,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但也表达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巫山》是宋代诗人曾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巫山的美好想象,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和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巫山》诗创作于公元11世纪左右的北宋时期。当时,文人墨客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曾慥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和学者,他在这个时期游历了许多地方,其中包括巫山。他在游览巫山时,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巫山》诗。
人生际遇:在创作《巫山》这首诗时,曾慥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学者。然而,他也面临着一些挫折,如仕途上的不顺。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
时代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许多著名文人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此外,佛教和道教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些都为曾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