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养直词翰巨轴
元祐文章绝代无,为盟主者眉山苏。
旧闻宗匠为诗匠,今见东湖说后湖。
寂寞香山老居士,浩荡烟波古钓徒。
澜翻翰墨惊人眼,一段清冰在玉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元祐时代的文章堪称绝无仅有,它的盟主是眉山的苏轼。
过去只知道这位宗师级人物是诗人,如今看到东湖谈论后湖的美景。
香山的老年隐士们生活寂寞,他们豪放地坐在浩瀚的烟波上垂钓。
那挥毫泼墨的风采令人惊叹,一片清澈如冰的情感在玉壶之中涌现。
去完善
释义
1. 元祐:北宋年号,宋哲宗赵煦年间(1086-1094),这是苏轼的鼎盛时期。
2. 眉山苏:指苏东坡,他的家乡在眉州(现在的四川眉山县),所以称为“眉山苏”。
3. 旧闻:这里指世人传闻中,东坡的诗才非凡,堪称宗师。
4. 东湖:这里是借指苏轼的学生张方平,他曾在湖北东湖居住过,而苏轼是他在文学上的老师。
5. 后湖:这里是指南京的后湖,苏轼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6. 香山:白居易的别墅所在地,这里用来比喻苏轼的生活境遇。
7. 浩荡烟波:形容波涛汹涌的水面,这里用来描述苏轼晚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8. 古钓徒:指古代的钓鱼人,这里用来比喻苏轼隐逸生活的形象。
9. 澜翻:波浪翻滚,这里用来形容苏轼文章的壮丽。
10. 翰墨:原指笔、墨,后来泛指文字,这里用来赞美苏轼的文章。
11. 清冰在玉壶:形容苏轼的诗如同玉壶中的清水,洁净透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的诗词书画艺术。诗人开篇便赞颂苏轼的文章和诗词冠绝当世,他作为文坛领袖的地位无人可及。接着,诗人提到了苏轼的诗歌技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强调了他对于后世的影响。随后,诗人以“香山老居士”和“浩荡烟波古钓徒”两个意象来形容苏轼的一生:先是隐居于世的贤者形象,后来则成为被贬谪、漂泊江湖的渔父形象。最后,诗人描绘了苏轼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以“一段清冰在玉壶”来赞美他的高洁品质和高雅格调。整首诗既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成就,又表现了他坚韧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苏养直词翰巨轴》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曾慥为苏养直的词翰作品所创作的题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8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曾慥作为南宋的文人,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和压力。他目睹了金兵的入侵,国土的丧失,人民生活的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心情溢于言表。
此外,曾慥与苏养直私交甚好,他在苏养直的词翰巨轴上留下了这首题诗,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敬仰之情。苏养直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词翰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很高的赞誉。曾慥在欣赏苏养直的作品时,也感怀自己的身世和时代的变迁。
总的来说,《题苏养直词翰巨轴》这首题诗,既是曾慥对朋友作品的赞美,也是他对自己所处时代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