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气合论文地,魂销惜别筵。
离亭芳草外,飞盖落花前。
北阙旧通籍,南州先著鞭。
郤诜丹桂早,莱子彩衣鲜。
侧耳聆佳政,成名及妙年。
因风能见忆,得句会须传。
筮仕聊栖棘,驽才阻泛莲。
交情期岁晚,会面数秋天。
莆水浮春树,桐城际暮烟。
龚黄真忝窃,末路共腾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气息相合的地方,魂牵梦绕的是那令人痛惜的离别宴席。别离的亭台,被翠绿的芳草簇拥,远望犹如一片碧绿的海;而眼前的飞檐飘带、花开花落,则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画。遥想当年,我们一同在京城供职,如今却要各奔前程,你在南方崭露头角,我在北方感受着岁月匆匆。你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显贵的地位,如同郤诜木已经早早发芽,而我却还像莱子一样忙碌于生活琐事,无法顾及到彩衣的鲜亮。闭上眼睛聆听那些美好的政治事迹,感慨我们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声鹊起。希望能借着风的力量让你回忆起我,能以诗句把我们的友情传递给后人。
官场的生涯如荆棘般烦扰,虽然我已疲于应对,但还是期望能够施展抱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友谊始终如初,即使是数个春秋也无法将其磨蚀。期待着我们再次相见,一起共赏那春日里的树木和桐城的黄昏炊烟。正如古人所说,我们对职位的珍视真是诚惶诚恐,也许到了晚年,我们还能一起谈笑风生,共享天伦之乐。
去完善
释义
1. 气合论文地:比喻两人在一起探讨文学的情景,“气合”表示志趣相合,感情融洽;
2. 魂销惜别筵:描述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魂销”指神情憔悴,愁绪万千;
3. 离亭芳草外:“离亭”,古代设在驿站供行人休息的亭子,这里用以象征离别;
4. 飞盖落花前:意指春光易逝,匆匆而过;
5. 北阙旧通籍:指曾在朝廷中担任职务;
6. 南州先著鞭:即将上任的地方在南边,意为提前做好准备;
7. 郤诜丹桂早:用郤诜的典故,喻指龚实之才能出众;
8. 莱子彩衣鲜:表达对其家庭的美好祝愿;
9. 侧耳聆佳政:期待听到他的政治成果;
10. 成名及妙年:形容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成就;
11. 因风能见忆:借助风声,让彼此的思念能够传达;
12. 得句会须传:相互交流创作的诗句;
13. 筮仕聊栖棘:意味刚刚步入仕途,暂时栖身于艰难的环境中;
14. 驽才阻泛莲:自谦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15. 交情期岁晚:期待着未来还能保持长久的友谊;
16. 会面数秋天:指相聚的时光相对较少;
17. 莆水浮春树:莆田的水面上漂浮着春天的树木,暗含时节变换;
18. 桐城际暮烟:通过桐城的暮色来表达暮年的时光,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19. 龚黄真忝窃:作者以汉代名臣龚遂、黄霸自比,暗示对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20. 末路共腾骞:晚年也要一起努力,有所作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寄寓美好祝愿的诗歌。首先以“气合论文地”描绘了与朋友之间意气相投的情景,然后又用“魂销惜别筵”表达了与友人即将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氛围。接着诗人寄寓了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大展宏图、有所作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期待在将来某个时候能与朋友再次相聚。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语言优美,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是南宋诗人黄公度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正值南宋时期的乾道末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与金国的边界相对安定。但国内矛盾仍较为尖锐,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相互交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任途充满了曲折。
作为一位有志于治理国家的士人,黄公度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政坛。然而,他并未获得重用,在任职地方官员期间,曾因为直言敢谏而受到贬谪。直到晚年,他才逐渐得到提拔。然而,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官场的复杂和人世的沧桑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这首诗中,黄公度表达了他对友人龚实之远赴南安赴任的关心和祝福。他希望龚实之能够在南安这个边远地区施展才华,为民谋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在官场中能够保持正直清廉品质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