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道路转过溪流,跨过小桥时,那熟悉的景象忽然映入眼帘。

去完善
释义
茅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客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夏夜田园画卷。开篇通过“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等意象,营造出静谧又灵动的氛围。接着,“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将嗅觉与听觉结合,展现了农人对丰收的憧憬。随后,作者巧妙地从地面转向天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寥寥数语便让画面更加开阔深远。最后两句回归现实,借旧时茅店与溪桥的再现,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中的亲切感。整首词语言清新质朴,情感真挚含蓄,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又寄托了他对乡土生活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彼时,他已从抗金前线退隐田园数载,正值人生由壮年向老年的过渡阶段。这位曾经的抗金名将,在政治上屡遭排挤后,选择在山水间寻求心灵慰藉。一个夏夜,词人漫步乡间小路,被眼前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所打动,遂写下此词。作品既展现了乡村夏夜的清幽意境,也暗含着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