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晖山水
孤云起木末,翠岫插天半。
一窗明暗中,乃有此遐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单的云朵从树木的顶端升起,青翠的山峰耸立在天空的一侧。在这明亮与阴暗交错的一扇窗户旁,才能看到这遥远的景观。
去完善
释义
1. 玄晖:南朝齐诗人谢脁的字。这里借指作者的好友苏轼。
2. 木末:树木的末端。
3. 翠岫:青山翠绿的山峦。
4. 天半:天空中一半的地方。
5. 明暗:光亮与阴暗。
6. 遐观:远观,望向远方。
去完善
赏析
《玄晖山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浮云在树木的顶端升起,翠绿的山峦耸立在天空之中。在这明暗相间的一扇窗前,诗人感受到了这幅美景带来的遥远而宏大的景象。诗人以孤云和翠岫作为主体,营造出一种辽阔的空间感,突显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起木末”和“插天半”的动词运用,生动地展现了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栩栩如生。这种意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力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玄晖山水创作于南宋时期,其作者是释宝昙。释宝昙(约公元1175年前后在世),字继渐,俗家姓汤,崇仁(今属江西)人。早年为僧,居庐山,后至临安。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赐号“灵隐大禅师”。这是宋朝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释宝昙生活在南宋时期,此时正值中国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一方面,历经北宋的发展繁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南宋被迫偏安江南,始终处于外患的压力之下。这种历史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普遍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绪。
释宝昙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在庐山出家为僧,后又来到临安,并受到皇帝赐号。这些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这也成为他创作《玄晖山水》的重要灵感来源。在诗歌中,他以山水为寄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及对时代的忧虑和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