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第五岩参药山颂

标题包含
第五岩参药山颂
行尽千山路转高,肯归方忆旧云房。 贪寻古调单于曲,暨蹉胡家一韵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过了千山万壑的道路,回头看时才想起那熟悉的旧居。那时痴迷于追寻古老的旋律和故事,却在胡家的音韵中流连忘返。
去完善
释义
1. 青:这里指草绿色。 2. 行尽千山:表示走遍了无数的山川。 3. 路转高:指道路曲折向上延伸。 4. 肯归:愿意回去,愿意回到家乡。 5. 方忆:才想起,突然想起。 6. 旧云房:指故乡的云房。云房,旧时对僧舍的称谓。 7. 贪寻古调单于曲:指一心寻找古代的音乐。贪,强烈地渴望。寻,寻找。古调,古老的乐曲。单于曲,唐代边塞诗中的一种,通常用以描写戍楼戍楼的景致和征人思妇之情。 8. 暨蹉:原为佛教语,意为“翻到”,此处指调换位置。 9. 胡家一韵长:胡家,可能指北方少数民族或者指西北塞外。一韵长,指的是一种音乐旋律的悠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游山水、追寻古韵的诗篇。诗人以“第五岩参药山颂”为主题,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领悟。 首句“行尽千山路转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千山万径,蜿蜒曲折,意境开阔。“路转高”则意味着诗人逐渐攀登至更高的境地,预示着其心灵境界的提升。 次句“肯归方忆旧云房”,传达了诗人留恋山水的情怀。“肯归”表明诗人不愿轻易结束这美好的旅程,而“方忆旧云房”则流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暗示出他对于过去的怀想。 接下来的两句“贪寻古调单于曲,暨蹉胡家一韵长”,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贪寻古调单于曲”意味着诗人对古代音乐和诗歌的热爱,以及他对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暨蹉胡家一韵长”则表达了对诗词音韵的赞美,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在旅途中,诗人不仅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将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相结合的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意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第五岩参药山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9年,即唐玄宗天宝八载至肃宗至德二载期间。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形势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民生疾苦。 杜甫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因战乱流离失所,先后辗转于长安、洛阳等地。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四处奔波,甚至一度陷入贫困的境地。然而,正是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同情。在创作这首诗时,杜甫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磨难。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医药学的发展,为民众带来了福音。药山,位于今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因其丰富的药材资源而闻名。杜甫在这首诗中,以第五岩参药山的景观为象征,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生幸福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