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
岳阳楼上听哀筝。
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
雾雨沈云梦,烟波渺洞庭。
可怜无处问湘灵。
只有无情江水、绕孤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柔和的秋风徐徐吹起,落叶纷纷扬扬。
在岳阳楼上听到那悲伤的筝声。
楼下的江月多么凄凉,究竟是为谁在照亮?
大雾弥漫,雨湿云梦,烟雾笼罩着浩渺的洞庭湖。
可怜无法找到询问湘水之神的地方。
只剩下无情的江水,环绕着孤独的古城。
去完善
释义
《南歌子》:词牌名。
1.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的样子。
2.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3.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是古代祭祀长江和洞庭湖的水神及亡灵的地方。
4. 哀筝:指乐音悲凉的筝声。
5. 江月:指长江中的明月。
6. 雾雨:形容云雾弥漫如雨的景色。
7. 云梦:古地区名,包括现在的湖北省孝感和安陆等地,此处代指洞庭湖一带的辽阔水域。
8.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9. 湘灵:相传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精灵,住在湘江流域。
10. 江水:长江之水。
11. 孤城:指岳阳楼所在的岳阳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南歌子》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象和音乐,同时表达了对湘灵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通过“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描绘出秋天的肃杀之气,为整首词奠定了悲凉的氛围。接下来,“岳阳楼上听哀筝。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描述了在岳阳楼上听到的哀筝之声,以及楼下的江月,这里的月亮仿佛也为之动容,显得格外凄凉。接下来的“雾雨沈云梦,烟波渺洞庭”则描绘了云雾笼罩的洞庭湖美景,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可怜无处问湘灵。只有无情江水、绕孤城”表达了诗人无法找到湘灵的无尽感慨,唯有江水流淌,陪伴着孤独的城市。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出了诗人的忧郁情绪和对湘灵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歌子》是南宋诗人李祁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1279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正面临着蒙古军队的进攻,国家处于危机之中。
李祁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衰落和灭亡。他曾是南宋官员,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等职位,但在南宋灭亡后,他被迫流亡,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南歌子》中,李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他用“燕子楼空”、“绿杨烟外”等词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如“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暗示了南宋灭亡在即,表现出深深的哀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