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陈思远画山水
莫年爱山心,已作铁样顽。
晨光与意会,起行适沧湾。
峡深石固削,水落树自闲。
腕中百斛力,屋底声潺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热爱山间的景色,心态也变得像钢铁一样顽强。在早晨的阳光中,我与自然的意境交汇在一起,起身前往那无尽的沧海。峡谷幽深,岩石峭立,水流退去,树木也显得格外悠闲。我手中拥有无尽的力量,屋子下面传来溪水潺潺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莫年:指晚年。
2. 铁样顽:形容像钢铁般坚定的爱好。
3. 沧湾:暗指黄河入海的渤海。
4. 峡深:此处形容江河山谷深邃险峻。
5. 石固削:描述石头的坚硬锐利。
6. 水落树自闲:描绘秋天时节,河水退去,树木显得轻松自在的景象。
7. 腕中百斛力:赞美画家拥有非凡的绘画技巧和力量。
8. 屋底声潺潺:意味着作品画面中山水生动逼真,仿佛能听到水流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谢陈思远画山水》是南宋诗人释宝昙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的高尚品质及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表现了画家技艺的精湛和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
首联“莫年爱山心,已作铁样顽”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之情,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感情也如同钢铁一般坚韧顽固。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痴迷的心态。
颔联“晨光与意会,起行适沧湾”是诗人对画面景象的描绘,言清晨的阳光与画家的画意相互呼应,而画中人物的行动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诗人以拟人手法表现山水画的生动逼真。
颈联“峡深石固削,水落树自闲”继续描述画作中的场景,陡峭的山峡、坚硬的岩石,形象地展示出画面的深度感;而水势退去后树木显得格外宁静安详,体现了大自然生命的美好与宁静。
尾联“腕中百斛力,屋底声潺潺”诗人赞叹画家的功力,用一百斛的力量来比喻画家的技巧之高,透过画面的房屋传递出动人的潺潺水声,进一步展现画家的精细描绘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陈思远画山水》是南宋时期释宝昙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前后,也就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此时,距离宋朝南渡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南宋政权在江南地区逐渐稳固,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在这个时期,释宝昙作为一位高僧,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与陈师道等人关系密切,经常一起探讨佛学、文学,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他欣赏到了陈师道的画作,尤其是山水画。陈师道以其独特的画风和技巧,描绘出了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令释宝昙为之赞叹不已。
在这首诗中,释宝昙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陈师道的画艺。他写道:“想见高僧振锡来,穿云过水自吟哦。”这表达了他在欣赏画作时,仿佛看到了陈师道正穿过山山水水,吟咏着自己的诗篇,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此外,他还提到:“我穷正坐诗中病,挑遍寒灯拨尽灰。”这反映了他自己虽然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但仍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