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
小院春寒闭寂寥,东风吹雪未全消。
山茶谢了梅花落,移得诗情上柳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小院的春天里,寒意仍在,显得静谧孤独。尽管春风吹过,融化了一部分白雪,但仍然留有积雪。山茶花已经凋谢,梅花也逐渐掉落。此情此景,让我将诗情寄托在柳树上。
去完善
释义
《小院》注释:
1. 寂寥:寂静无声,形容冷清的状态。
2.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
3. 雪:这里指的是“梨花”,一种白色的花。
4. 山茶:植物名,花期较长,一般可从秋季开到次年春季。
5. 梅花:指梅树的花朵,春天开放,是中国的传统花卉之一。
6. 诗情: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或主题。
7. 柳条:柳树的新芽,春季开始生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小院》诗以春天的小院为背景,描绘了寒冷、寂静的初春景象。诗人张绍文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冬日里小院的景象,通过对“东风吹雪”和“山茶谢了梅花落”的描绘,展现了初春的寒冷与生机。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将“诗情”与“柳条”相结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院》是一首描绘诗人张绍文在独居小院所见所感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末期,即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这个时期,张绍文因仕途不顺、人生挫折等原因,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小院成为了他寄情山水、抒发感慨的精神寄托。
在明朝末期,社会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战乱频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隐居生活,以求内心平静和精神的超脱。张绍文正是其中之一。他在小院里种下了花草树木,养起了家禽家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他通过描绘小院中的景象,如“树影婆娑”、“鸡犬相闻”等,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