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日迟风软花香
日迟风软花香,因人天气情怀懒。牡丹谢了,酴醿开後,红稀绿暗。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沈思处、空肠断。
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雁杳鱼沈,信音难托,水遥山远。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流转,春日里花朵盛开,微风轻拂,令人感到懒散与舒适。牡丹已凋谢,酴醾绽放,红绿相间,花影稀疏。慵懒地走下梳妆楼,疲倦地在镜子前留下歌声,粉黛轻盈,胭脂淡淡。感叹美好的年华悄然逝去,春意渐逝,心中充满悲伤和惆怅。
总是蹙着眉头不愿舒展。想要诉说心事,却只有双双燕子为伴。如此美好的时光,却因无法一一欣赏而感到可惜。大雁远去,鱼儿沉入水底,信息难以传递,山水相隔,距离遥远。无语凝噎,倚着楼台的栏杆望向夕阳下的天空,待到夜幕降临。
去完善
释义
1. 日迟:天长的意思。
2. 风软:春风柔和。
3. 花香:春天的香气。
4. 因人:依人的意思。
5. 天气:天气晴朗的意思。
6. 情怀懒:情绪倦怠。
7. 牡丹谢了,酴醿开後:描述花季的更迭。
8. 红稀绿暗:表示花朵凋谢,绿叶茂盛的景象。
9. 慵下妆楼:慵懒地走下梳妆楼。
10. 鸾镜:梳妆镜。
11. 粉轻脂淡:形容面色苍白,不施脂粉的容颜。
12. 韶华:美好的时光。
13. 将春归去:春天的离去。
14. 沈思处:深思的地方。
15. 空肠断:极度伤心。
16. 长是:总是。
17. 愁蛾不展:眉头紧锁。
18. 春心:春天的情感。
19. 双燕:燕子,这里指恋人。
20. 可堪:可以忍受。
21. 登临心眼:登高眺远的意愿。
22. 雁杳鱼沈:形容书信难通。
23. 信音:消息。
24. 水遥山远:遥远的地方。
25. 但无言:默默无语。
26. 阑干十二:十二个栏杆,指台阶或窗户上的横木。
27. 对芳天晚:面对美丽的天空,时间已经很晚了。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日迟风软花香》赏析:
这首词以花谢花开为线索,表达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与惆怅之情。首句“日迟风软花香”描绘出春日和煦、花香四溢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柔和、慵懒的基调。接下来,通过“牡丹谢了,酴醾开後,红稀绿暗”的描述,传达了春天的流逝与花朵凋零的哀伤。
下阙中,词人以女子形象现身说法,通过“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刻画了慵懒的女子,表达对韶华易逝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三句“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沈思处、空肠断”则直接将情感推向高潮,感慨春光匆匆离去,留给人们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结尾部分,词人以“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表达了自己无法排遣的忧愁,以及借燕子传递春心的愿望。然而,“雁杳鱼沈,信音难托,水遥山远”描绘了与所爱之人相距甚远的现实困境,令这份情感愈发深沉。最终,“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展现出主人公独自倚栏,默默承受着离别的痛苦与寂寞的心情。整首词婉转深情,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日迟风软花香》是清代词人张绍文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词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张绍文在当时颇有诗名,但其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的生活困顿而孤独。
在这首词中,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日迟风软花香的美好意境。春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花儿盛开,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色正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然而,现实生活中,诗人却并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美好,反而因为生活困顿而感受到了孤独和失落。
在创作这首词的同时期,清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科举制度的限制,许多有才之士无法得到重用,他们的才华被埋没,生活困苦。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但在这一时期,诗人张绍文的生活却并不如意,这使得他在诗词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