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生入蜀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有个亲戚去四川,走的路有点曲折。科举考试真难啊,京城的事懂得不多。
那里的环境不太适合长久居住,命运还没结束奇迹。更何况他还带着满腹冤枉,过了一个春天,灵魂却追随杜甫而去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指江苏一带,即诗人的家乡所在地区。
2. 蜀:四川省,今四川地区。
3. 道路颇乖离:指从家乡前往四川的道路比较崎岖。乖离,即背离、曲折的意思。
4. 一第何多难:指考取科举功名非常困难。一第,指的是科举及第,即进士及第。
5. 可少知:意为稍微了解一点就好。此处表示诗人谦虚的口吻。
6. 江山非久适:指适应四川地区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
7. 命数未终奇:指命运还没有最终决定。命数,即命运。奇,指奇特或异常的事情。
8. 况又将冤抱:意指更何况还要把冤屈的事记在心头。将,携带。冤抱,指冤枉之事。
9. 经春杜魄随:意思是到了春天的时候,杜甫的诗魂会伴随着我。杜魄,即杜甫诗魂。
去完善
赏析
《送于生入蜀》是一首描绘友人入蜀的送别诗。诗人以家的地理位置和道路的乖离来铺垫友人前往蜀地的艰难。“一第何多难”表达了科举考试的不易,而“都城可少知”则反映了京都繁荣但友人对它了解甚少的现实。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江山和命运的认识,指出江山并非永远安逸,命运也并非总是奇特。最后两句“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揭示了友人身世之艰辛,令人感伤不已。整首诗通过对现实和命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