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有怀苏州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满夜色,照亮了南桥的道路。这是梦境中熟悉的场景,泪水打湿了枕头,伴随着窗外的秋雨。
多么遗憾啊,人生的道路无法选择,不能住在美丽的苏州。心中的期望被耽误,鸿雁即将离去,带走了秋天的信息,远方的青山渐渐陷入暮色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明月:指明亮的月光。
2. 茫茫:辽阔无边,模糊不清。
3. 南桥路:南方的桥与路,这里可能是代指作者在苏州的居住地。
4. 梦游熟处:梦中熟悉的场景。
5. 一枕:整夜。
6. 啼秋雨:形容凄冷的秋雨声。
7. 可惜:令人惋惜。
8. 心期误:心中期望落空。
9. 雁将秋去:大雁即将飞往南方过冬。
10. 天远青山暮:天空高远,青山渐渐沉入暮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月夜、梦境和雁行,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首句“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以浩渺的月光营造了一种苍茫的氛围,为全词定下了沉郁的情感基调。接着,词人以“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表达了他对旧日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是词人对自己不能居住在苏州的惋惜,以及对往事的深深眷恋。“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有怀苏州》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吴文英的个人生活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但受到排挤,后来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吴文英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已经腐朽不堪,官场腐败严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文英通过写作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绛唇·有怀苏州》一词描绘了苏州的美景,通过对江南水乡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词中还流露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正是吴文英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