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超然翁韵二首 其一
才微祇合老荆扉,悮窃虚名及盛时。
藜杖端须为刘烛,匏竽聊复预齐吹。
亨衢腾踔非吾事,客路逢迎仰己知。
莫讶归程秋向晚,也应去鲁自迟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平凡只配隐居乡村,误闯繁盛时代获得虚名。
生活简朴依旧需要节俭,有才无实也不过一时之秀。
通达仕途与我无关,漂泊异乡依赖朋友相知。
不必惊讶于回家路程在秋天渐晚,离开家乡也有一段时间了。
去完善
释义
1. "荆扉":意思是用荆条编的门,借指乡村生活或隐逸生活。
2. "误窃":错误地获得。
3. "藜杖":又称为手杖,用藜木制成的拐杖。
4. "刘烛":比喻为人照明。
5. "匏竽":葫芦制的乐器,这里指普通的乐音。
6. "预齐吹":参与音乐演奏。
7. "亨衢":大路,大道理。
8. "腾踔":奔驰,驰骋。
9. "莫讶":不要奇怪。
10. "去鲁":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之事,意为回到本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黄公度对自己才疏学浅的反省和对虚名的反思。在诗中,他巧妙地将自身的遭遇与历史典故相结合,突显出人生哲理。“才微祇合老荆扉”指出自己才能平凡,应该安于平凡的生活;“誤窃虚名及盛时”则是诗人在自嘲,认为自己并不配得到盛名和赞许。接下来的诗句同样以此主题展开,如“藜杖端须为刘烛”是借用刘禹锡的故事来表达自己虽然才能有限,但仍会努力去学习和成长。整首诗充满了谦虚和自省,使人在品味其文学韵味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超然翁韵二首 其一》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黄公度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黄公度正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他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但因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臣秦桧,被降为闽中安抚司干办公事。在这段时期,黄公度因政治失意而陷入深刻的反思和自省。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历经战乱后国家分裂为南宋和金朝两个政权。南宋初年,抗金斗争兴起,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志士。然而,南宋朝廷却妥协求和,与金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黄公度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在这首诗中,黄公度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与超然。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坚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