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布袋和尚赞

标题包含
布袋和尚赞
山月未出,海云忽飘。 瞑目而坐,归路迢迢。 布袋里头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的月亮还未升起,海上的云朵突然飘散。闭上眼睛静坐,回家的路还很长。我的行囊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谁愿意和我一起梦想在溪水边的小桥上,如同蝴蝶翩翩起舞呢?
去完善
释义
1. 山月:山间的月亮,指月亮从山中升起。 2. 海云:海上的云彩,这里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3. 瞑目:闭上眼睛,这里是打坐的意思。 4. 归路:回家的路,这里比喻人生的道路。 5.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漫长。 6. 布袋:布制的袋子,这里指布袋和尚所用的物品。 7. 长物:多余的物品,这里指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 8. 胡蝶梦:指庄子《庄子·齐物论》中的蝴蝶梦,比喻人生如梦。 9. 溪桥:小溪上的桥梁,这里指生活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布袋和尚赞》是释普岩大师为布袋和尚所作的赞美诗。首句“山月未出,海云忽飘”描绘了布袋和尚所在的环境:静谧的山林,宁静的海面,月光还未洒满大地,忽然间,云彩如海潮般涌动。这种景象寓意着布袋和尚的心境平静如水,但又有大智慧如海一般深邃。 “瞑目而坐,归路迢迢”描述了布袋和尚的状态:闭目静坐,超脱尘世,回归内心的道路虽然漫长却充满智慧。这说明布袋和尚不仅在世俗生活中展现出智慧和慈爱,更是在修行道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最后两句“布袋里头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则揭示了布袋和尚的禅意生活:他的内心世界是简单而纯朴的,没有任何多余的欲望和执念。他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视为浮云,在梦中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悠然自得地行走在溪水边的桥上。这首诗通过对布袋和尚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布袋和尚赞》是南宋诗人释普岩的一首描绘布袋和尚的赞美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正是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释普岩正处于其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年轻时即出家为僧,历经战乱,对民生疾苦有深切的体会。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佛法,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而释普岩则以其坚韧的信念和深邃的智慧,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使得南宋政权被迫偏安江南。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南宋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期,许多文人志士却并未气馁,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勇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释普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布袋和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