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
雨江洗出揉蓝天,结璘下铺白玉筵。
尾箕斗牛珠一穿,连晖接影堕我前。
整襟危坐天地默,不知夜漏下几刻。
飞萤一点从外入,白露下湿桂子香。
蓝桥云英正卖浆,金盘荔枝龙眼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洗净天空如洗刷出纯净的蓝色,夜色之中星星仿佛排列成银河,犹如宴会般盛大。
尾箕星座和斗牛星座连接起来像一颗珍珠,它们在夜空中的光辉映照在我的眼前。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在静谧中端正地坐着,心中默默祈祷。这时节的时刻仿佛也停滞了。
突然一只萤火虫从窗外飞进来,微风吹动着它那明亮的翅膀,使得空气中的露水和桂花香气混合在一起。
此时正是蓝桥与云英相遇之时,他们正在对酒当歌,诉说着彼此的心事。同时一道美丽的金色光芒升起,那是来自遥远南方的荔枝与龙眼。
去完善
释义
1. 雨江洗出揉蓝天:揉蓝,是指江南水乡雨水洗涤过的天空颜色。这里用“揉蓝”一词来形容雨后江南的天空湛蓝如洗。
2. 结璘下铺白玉筵:结璘,指银河的灿烂光芒;白玉筵,比喻满地的月光如同铺设了一张洁白的玉席。
3. 尾箕斗牛珠一穿:尾箕,即二十八宿中的尾宿和箕宿;斗牛,即北斗七星与牵牛星;珠一穿,即用线串起一颗明珠,这里用来比喻星星之间的联系。
4. 连晖接影堕我前:连晖,即光辉接连不断;接影,即影子相接;堕我前,即落到我的面前。
5. 整襟危坐天地默:整襟危坐,即整理衣襟,严肃地坐着;天地默,即天地的寂静无声。
6. 不知夜漏下几刻:夜漏,即古代夜间报时的漏壶;下几刻,即流逝了多少时间。
7. 飞萤一点从外入:飞萤,即萤火虫;一点,即一只;从外入,即从外面飞进来。
8. 白露下湿桂子香:白露,即秋天的露水;下湿,即露水滋润;桂子香,即桂花的香气。
9. 蓝桥云英正卖浆:蓝桥,是唐代传奇故事中一个地名,相传神仙裴航在此处遇见仙女云英;云英,是裴航的妻子;卖浆,即售卖美酒。
10. 金盘荔枝龙眼双:金盘,形容盘子非常华贵;荔枝和龙眼都是水果,这里用双数来表示两种水果都包含在内。
去完善
赏析
《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是一首描绘中秋明月美景的诗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中秋节的月光、星辰、夜景等元素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首联“雨江洗出揉蓝天,结璘下铺白玉筵”中,诗人用“雨江洗出揉蓝天”来描述中秋夜晚明亮的月色,犹如江水洗净后的天空一般明亮。而“结璘下铺白玉筵”则将星空比作白玉铺成的宴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满天繁星的美景。
颔联“尾箕斗牛珠一穿,连晖接影堕我前”进一步描绘了星空的景象,诗人以尾箕斗牛等星宿为例,表现出星光璀璨的画面。“连晖接影堕我前”则是通过星光照耀下的影子,表达了诗人对夜空美景的深深感慨。
颈联“整襟危坐天地默,不知夜漏下几刻”则是对诗人自己赏月时的情景描述,他整衣危坐,感受着夜空中静谧的氛围,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联“飞萤一点从外入,白露下湿桂子香。蓝桥云英正卖浆,金盘荔枝龙眼双”是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萤火虫、白露、桂花香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传说中的蓝桥云英与金盘荔枝龙眼联系起来,使诗作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是南宋诗人朱翌在中秋节当晚赏月时创作的。朱翌生活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朱翌却以其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也就是八月十四日,距离中秋佳节还有一天。这一天,朱翌独自一人赏月,心中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的一生,以及那个时代的艰辛,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哀愁。此时,他想起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字长吉)的诗风,决定效仿其风格,以此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朱翌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精神和高尚品质。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忧伤的中秋月夜图,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