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冬怨)
晓风酸。晓霜乾。一雁南飞人度关。客衣单。客衣单。千里断魂,空歌行路难。
寒梅惊破前村雪。寒鸡啼破西楼月。酒肠宽。酒肠宽。家在日边,不堪频倚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拂晓的风吹得人心酸。晓霜干透了地面。一只大雁往南飞,人们正通过关卡。旅客的衣裳如此单薄。孤独而无助的旅客衣衫单薄,千里之外寻找失散的亲人,艰难地唱出那些关于道路的歌曲。
寒冷中的梅花惊艳地打破了前村的白雪。寒冷的鸡声啼破了西楼的月光。喝下烈酒后,心肠舒畅了些。家的方向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却已经不再适合频繁依靠栏杆眺望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梅花引(冬怨):古代词牌名。
2. 万俟咏:北宋著名词人。
3. 晓风酸:早晨的寒风让人感到寒冷。
4. 晓霜乾:清晨的霜冻显得干燥。
5. 一雁南飞:一只大雁向南飞去。
6. 人度关:行人过海关。
7. 客衣单:游子的衣物单薄。
8. 千里断魂:离家千里,心情悲伤。
9. 空歌行路难:只能唱出行路难的歌曲。
10. 寒梅惊破前村雪:梅花使前村的积雪开始融化。
11. 寒鸡啼破西楼月:寒冷的鸡鸣声使西楼的月亮渐渐消失。
12. 酒肠宽:豪饮美酒以解愁。
13. 家在日边:家乡在遥远的天边。
14. 不堪频倚阑:频繁倚靠栏杆会让人难以忍受。

去完善
赏析
《梅花引·冬怨》这首词以“冬”为题,实为借题发挥。首句“晓风酸,晓霜乾”即点明主题,展现了冬天的严寒景象。接着的“一雁南飞人度关”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第三句“客衣单,客衣单”则以重复的形式强调了游子的孤寂和寒冷,“千里断魂,空歌行路难”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生活的艰难与心酸。
下片换头部分,作者通过“寒梅惊破前村雪,寒鸡啼破西楼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清晨景象,反衬出游子离家千里的无奈和思念之情。接下来两句“酒肠宽,酒肠宽”则是说游子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思乡之情,但终究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家在日边,不堪频倚阑”则为全词留下了无尽的哀愁和感慨。
总的来说,整首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描绘出一幅生动而感人的冬季思乡图,读之令人感同身受,心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引(冬怨)》是北宋词人万俟咏的作品,作于宋徽宗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北宋政权逐渐衰落的阶段,外有契丹和西夏的侵扰,内有宦官、权臣的把持朝政,百姓疾苦,国家局势岌岌可危。
万俟咏出生于书香门第,他少有大志,决心通过科举考试来展现自己的才能。然而世事无常,他在多次科举考试中未能脱颖而出,直到晚年才被授予一个小官职。这段漫长的科举经历让他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和国家局势。
在这首《梅花引(冬怨)》中,万俟咏以梅花为题,表达了人生失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梅花的美丽和坚韧比喻人生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暗喻了国家的危机。这首词通过对冬日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和忧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