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蓬莱

标题包含
醉蓬莱
正波泛银汉,漏滴铜壶,上元佳致。绛烛银灯,若繁星连缀。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 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六曲屏开,拥三千珠翠。帝乐□深,凤炉烟喷,望舜颜瞻礼。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万俟咏(约1097~1167),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开封人,南宋词人。 据传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少时期就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成年后,他热衷于诗词创作,成为宋代知名的文人墨客。他的作...查看更多
zpaixf
去完善

译文
译文:波光粼粼如银河,时间点滴如水漏,这是一个美好的元宵佳节。红色的蜡烛和银色的灯光交织,如同星辰相连。月光映照人间,尘土随之舞动,这是五陵一带的豪门贵客们欢聚的时刻。她们的头发宛如乌云,裙摆在水中荡漾,不知道哪家姑娘如此美丽。 在金銮殿的南边,彩山的北面,满街都是华丽的丝织品和繁华的歌声。六扇屏风打开,簇拥着三千名华丽的女子。皇帝的欢乐深处,凤炉的烟雾喷薄而出,人们期待着见到舜帝的容颜进行礼拜。在太平盛世,君王和大臣们在宴会上欢庆,百姓们也沉浸在欢乐之中。
zpaixf
去完善
释义
《醉蓬莱》注释: 1. 波泛银汉:形容月光如水。波,指月光;银汉,银河。 2. 漏滴铜壶:形容时间推移。漏滴,计时器滴水之声;铜壶,古代计时器。 3. 上元佳致:指元宵节美景。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 4. 绛烛银灯:红色的蜡烛和银色的灯,比喻灯光璀璨。 5. 明月逐人: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游人。 6. 暗尘随马:马蹄踏着尘土,尘土在月光下显得暗淡。 7. 五陵豪贵: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代指富贵人家。 8. 鬓惹乌云:乌黑的头发如同云彩。鬓,头发;惹,如同。 9. 裙拖湘水:形容女子身着长裙,如湘江之水波浪起伏。 10. 金阙南边:皇宫南门。金阙,皇宫门楼;南边,南侧。 11. 彩山北面:彩山北侧。彩山,古代宫中彩灯高悬之地。 12. 接地罗绮:接地的丝绸衣料,形容服饰华丽。 13. 沸天歌吹:音乐之声响彻云霄。 14. 六曲屏开:屏风曲折展开。 15. 拥三千珠翠:形容女子众多,如同珍珠翡翠般璀璨。 16. 帝乐□深:皇帝的音乐深沉。□,原字为“深”的右半部分,意为深沉。 17. 凤炉烟喷:凤凰香炉烟雾缭绕。 18. 舜颜瞻礼:瞻仰舜帝的神情。舜,传说中的贤君;颜,神情。 19. 太平无事: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20. 君臣宴乐:皇帝与文武百官共同欢宴。 21. 黎民欢醉:普通百姓沉浸在欢乐之中。
zpaixf
去完善
赏析
《醉蓬莱》一词,以元宵节盛景开篇。词人以月色、灯火、人群等元素描绘出一幅繁华盛世图。金阙南边、彩山北面的景象,展现出了帝都的热闹气氛。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皇帝与大臣们共同享受宴乐,此时的民众也是欢声雀跃,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是非常高远的,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福。
zpaixf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蓬莱》是南宋词人万俟咏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国家正处于金人的侵略威胁之下,民生疾苦,国事危殆。 在这个时期,万俟咏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曾致力于科举考试,但却未能及第,只能以游士的身份四处游历。他的词才横溢,但因为社会地位不高,无法得到朝廷的重视。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境遇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在南宋初年,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突出。金人的侵略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政治腐朽,民族危机四伏。在这种背景下,万俟咏的词风深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以词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总之,《醉蓬莱》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初期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际遇和情感抒发。
zpaixf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