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蓦山溪·芳菲叶底

标题包含
蓦山溪·芳菲叶底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万俟咏(约1097~1167),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开封人,南宋词人。 据传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少时期就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成年后,他热衷于诗词创作,成为宋代知名的文人墨客。他的作...查看更多
littlefun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叶子底下。谁能领会秋天的美好和诗意?深深的绿色守护着嫩黄的花朵,生怕霜冻的降临让它们憔悴。无论是早开的还是晚开的,都占据了整个秋天的美景,花朵四处开放,香气在七里之外也能闻到。独自漫步在宫殿中,这美丽的桂花真是让人陶醉。它的名字叫做岩桂,却是因为月亮上的遗迹而来的。它的香味并不来自月亮,却带有了月光下的清冷之风。不要用旧的音乐来歌颂它,不用向广寒宫的人询问,就让它如同飞过的太白金星一样,成为仙境中的美味佳肴吧。这种香味之外没有其他的香味可以与之相比。
littlefun
去完善
释义
1. 蓦山溪:词牌名。 2. 芳菲叶底:形容桂花生长在绿叶之下。 3. 秋江意:秋天的景色和气氛。 4. 深绿护轻黄:绿色保护着黄色,指桂花的叶子和花朵的颜色搭配。 5. 青女:传说中的霜神。 6. 开分早晚:指桂花开花时间有早有晚。 7. 九秋天:秋季的九月,此时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 8. 花四出,香七里:形容桂花的香气浓郁。 9. 独步珠宫里:独自漫步在宫殿之中。 10. 佳名岩桂:赞美桂花的名称。 11. 因遗子:因为桂花的种子是可以传播的,所以被称为“因遗子”。 12. 不自月中来:指桂花并非来自月亮,不是神话中的产物。 13. 萧萧风味:指桂花的香气淡雅。 14. 霓裳旧曲:古代乐曲《霓裳羽衣曲》。 15. 广寒人:指嫦娥。 16. 飞太白:指唐朝诗人李白,这里用来比喻桂花之美。 17. 酬仙蕊:指用美酒来款待桂花仙子。 18. 香外无香比:形容桂花的香气无与伦比。
littlefun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芬芳的叶子和花朵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独特风味的喜爱。"芳菲叶底"表现了桂花生长在绿叶之中的景象,"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则形象地描述了桂花绿叶保护嫩黄色花朵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桂花的呵护之情。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桂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和香气四溢的景象。最后一部分通过对比桂花的品质和神话故事中的仙境,强调了桂花的独特韵味和优美风貌。整首词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桂花的魅力,表达出词人对桂花的深深热爱。
littlefu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蓦山溪·芳菲叶底》是北宋著名词人万俟咏的一首佳作。据考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960年-1127年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由繁荣到衰败的变迁,而万俟咏也在这动荡的历史潮流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万俟咏出生在官僚世家,早年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后来,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朝廷为官。然而,仕途并不顺利,他屡次遭受贬谪,一生漂泊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词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词风。 在北宋时期,词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成为文人墨客们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万俟咏的词作品题材广泛,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婉约之作。他的词风深沉内敛,语言优美典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蓦山溪·芳菲叶底》正是万俟咏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芳菲叶底的景象为引子,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词充分展示了万俟咏的词才,以及他在人生困境中的坚韧与豁达。
littlefu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