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昔年曾共黄花酒,一笑新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很久以前,我们一起品尝过菊花酒,那笑声和新酒的香气至今仍在心头缭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万俟:复姓,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姓氏。
2. 咏:人名。
3. 昔年:往年,从前。
4. 曾:曾经,以前。
5. 共:共同,一起。
6. 黄花酒:指菊花酒,用菊花浸泡的酒,古代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7. 一笑新香:指闻到菊花酒的新香气,心情愉悦。

去完善
赏析
【鉴赏】这首词借“黄花酒”隐喻岁月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的“昔年曾共黄花酒”,通过描述与友人共度黄花酒的情景,展示了过去的欢乐时光。第二句的“一笑新香”则意味着那次的欢愉就像新酒一样,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陶醉。整首词情感真挚,表达出作者对昔日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失调名》是南宋著名词人万俟咏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27年左右,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文人墨客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万俟咏生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多舛。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仕途不顺,一生未得重用。尽管如此,他依然关心国家兴亡,关注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失调名》,借以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金兵入侵,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内部党争不断,政治腐朽,民生疾苦。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通过诗词歌赋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而万俟咏的《失调名》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