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冯夷微怒,被鲛人水府,织成绡縠。 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一溪寒玉。 岸柳烟迷,海棠酒困,赢得春眠足。 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 遥想居士床头,竹渠新雨,溜瓮中春醁。 不惜千锺为客寿,倒卧南山新绿。 晚月催归,春风留住,费尽纱笼烛。 恍疑仙洞,梦游天柱林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冯夷稍显怒气,却被鲛人接入了水中宫殿,编织出轻薄如绡的丝织品。哪里飞来了两只白鹭,打破了溪水宁静的画面。岸边柳烟迷离,海棠因饮酒而微醉,享受着春日好眠。倚着栏杆挠头,为了谁在排解我忧愁的双眼呢?回想起那位隐士床边,竹子刚刚新雨后,瓢虫舀满了春天美酒。甘愿为客人献上千杯祝福,醉卧在春意盎然的南山下。傍晚时分催促回家,春风却想挽留,耗尽了灯罩里的蜡烛。仿佛置身于仙境洞天,梦中漫游在天柱山和洞庭山的林间小筑。
去完善
释义
《念奴娇》: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本词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1. “冯夷微怒”: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河神,此处用以比喻河水波涛汹涌的景象。微怒,表示略有波动。 2. “被鲛人水府”:鲛人,即传说中的美人鱼;水府,指水的深处。此句描绘了水中美人鱼的居所。 3. “织成绡縠”:绡,轻薄的丝织品;縠,纱类织物。这句描绘了鲛人在水中编织绡縠的场景。 4. “何处飞来双白鹭”:白鹭,一种水鸟;飞来的双白鹭打破了平静的水面。 5. “点破一溪寒玉”:寒玉,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玉石般闪亮。此句形容白鹭点破水面如同一溪寒玉般的景象。 6. “岸柳烟迷”:岸边的柳树在烟雾弥漫中若隐若现。 7. “海棠酒困”:海棠,一种花卉,这里用来形容醉酒的样子。酒困,喝醉了显得疲惫无力。 8. “赢得春眠足”:春天时容易感到困倦,而睡觉可以使人精神焕发。 9. “凭栏搔首”:站在栏杆旁,用手挠着头,表现出思考问题的姿态。 10. “为谁消遣愁目”:为了谁而排解忧愁呢? 11. “居士床头”:居士,指文人雅士;床头,指卧室。 12. “竹渠新雨”:竹渠,竹林中的水道;新雨,刚下过的一场春雨。 13. “溜瓮中春醁”:溜瓮,一种容器;春醁,美酒名。 14. “不惜千锺为客寿”:千锺,极言酒量之大;为客寿,向客人祝酒。 15. “倒卧南山新绿”:倒卧,躺卧;南山,南面的山;新绿,春天的绿色。 16. “晚月催归”:夜晚的月光催促人们回家。 17. “春风留住”:春风让人流连忘返。 18. “费尽纱笼烛”:纱笼烛,用纱笼罩住的蜡烛;费尽,用完。 19. “恍疑仙洞”:恍疑,仿佛;仙洞,神仙居住的洞府。 20. “梦游天柱林屋”:天柱,古代神话中的天柱山;林屋,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所居之处。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是宋朝著名词人葛郯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词作。在整首词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先,词的开头通过描述“冯夷微怒”以及“鲛人水府”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水波荡漾的动态美。紧接着,以“白鹭”和“寒玉”的形象比喻,赋予了画面生动的生机。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出作者的想象力,又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通过对“岸柳烟迷,海棠酒困”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宁静。同时,通过“春眠足”这一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眷恋。而“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则传达出作者在面对如此美景时,仍无法排解内心的忧虑之情。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居士床头,竹渠新雨,溜瓮中春醁”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场景。其中,“竹渠新雨”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春笋的情景,使画面充满了清新之气。而“溜瓮中春醁”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通过“不惜千锺为客寿,倒卧南山新绿”的表述,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爱之情。这种情感表现,使得整首词在描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最后,通过“晚月催归,春风留住,费尽纱笼烛”的描绘,作者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而“恍疑仙洞,梦游天柱林屋”则是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词人葛郯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56年左右。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文学界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葛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被金国占领。葛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感国家的苦难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他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葛郯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同时也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寻求寄托。他的词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念奴娇》一词,以豪放不羁的笔触描绘了江山如画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背后,隐藏的是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